A股IPO全链条收紧
来源:澎湃新闻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3-09-05

1至8月受理量下滑逾四成 融资额缩水逾三成!A股IPO全链条收紧

    沪深交易所连续两月IPO零申报。

  8月27日,为活跃资本市场,财政部、证监会和三大交易所联合祭出“政策组合拳”,印花税减半、IPO与再融资收紧、规范减持、降低融资保证金比例等“四箭齐发”。至此,“IPO全面收紧”的市场揣测,得到监管部门的正式定调。

  从实际情况来看,从今年开始,IPO全链条已趋于收紧。不仅是7月、8月“淡季更淡”,澎湃新闻注意到,今年以来,IPO企业受理数量全面下滑。根据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及公开资料统计,今年1月至8月,A股共新增受理了332家IPO申请(不包括平移项目),同比下滑高达41.5%,去年同期受理数量为568家。

  在上游总阀“关小”的情况下,IPO撤否数量居高不下,IPO上会数量、上市企业数量均不同程度出现下滑。

  今年1月至8月,共有160家企业终止IPO,较去年同期下滑15.34%。不过,今年1-8月仅有247家企业上会,较去年同期下滑30%;1-8月A股新上市公司共计243家,比去年同期减少11家;今年1-8月IPO募资规模为3055.17亿元,同比下降38.48%。

  IPO受理数量全面下滑

  6月是IPO传统申报旺季,但今年6月有多家企业申报IPO未被受理,这是从业者第一次直观感受到“IPO收紧”的动作,随后市场传出“IPO审核暂缓”的消息。但从实际数据上,IPO受理量早已全面下滑。

  受全面注册制落地的影响,今年1月至8月,主板方面共受理首发申请336家,深市主板受理141家,其中包括平移的105家;沪市主板则受理195家,其中包括含平移的156家。若不考虑平移情况,今年1月至8月,主板新增受理75家,IPO受理量同比下滑超51.6%,去年同期受理量达155家。

  其他板块IPO降温同样明显。今年1月至8月,科创板受理首发申请66家,IPO受理量同比下滑40%,去年同期受理量高达110家;创业板受理首发申请105家,IPO受理量同比下滑超43%,去年同期为185家;北交所受理首发申请86家,IPO受理量同比下滑超27%,去年同期共有118家。

  整体来看,1-8月,A股共新增受理了332家IPO申请,同比下滑高达41.5%,而去年同期受理数量为568家。

  撤否数量居高不下

  即使IPO受理数量大幅减少,但是撤否情况依旧突出。

  根据Wind数据及三大交易所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8月31日,共有160家企业终止IPO,其中12单被否,终止审核6家,主动撤单142单,而去年同期撤否量为189单。

  也就是说,在首发申请受理数量减少41.5%的同时,撤否单并未同样大幅度减少,仅同比下滑15.34%,今年IPO审核持续高压态势。

  具体板块来看,科创板是唯一一个在受理量大幅减少的同时,撤否单还在激增的板块。去年1月至8月科创板仅有19单撤否,但是今年激增至35单;创业板从去年97单撤否减少至65单;主板从去年91单撤否下滑至34单;北交所则从去年32单撤否下降至26家。

  上会企业数量减少30%

  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3年1月至8月共有247家企业上会(去重,且不含上会前被取消审核企业),其中,225家获得通过,12家被否,10家暂缓,过会率为91.09%。

  而去年同期,共有352家企业上会,327家获得通过,19家被否,6家暂缓表决,过会率为92.89%。

  也就是说,在上会企业数量锐减近30%的同时,过会率也出现了走低的情况。

  具体来看,2023年1月至8月主板共有71家企业上会,过会68家,过会率为95.77%;科创板共有30家企业上会,过会26家,过会率为86.67%;创业板共有99家企业上会,过会90家,过会率为90.91%;北交所共有47家企业上会,过会41家,过会率为87.23%。

  其中,与去年1月至8月相比,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的过会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尤其是科创板通过率变化最大,去年同期为四大板块中通过率最高的板块,高达98.76%,但今年通过率在四大板块中垫底。

  IPO企业融资额下降逾三成

  2023年1月至8月,A股新上市公司共计243家,其中沪深主板41家、科创板58家、创业板90家、北交所54家。去年同期,A股新上市公司共计254家,沪深主板47家、科创板82家、创业板98家、北交所27家。同样,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减少幅度最大。

  2023年1月至8月,IPO募资规模为3055.17亿元,同比下降38.48%,去年同期募资规模为4230.81亿元。

  历史上9次暂停IPO稳定市场

  阶段性收紧IPO,被视为稳定市场的重要政策手段。而A股历史上共经历9次IPO暂停,大多发生在行情低迷期间、宏观基本面走弱或重要制度推出前。

  “从历史行情来看,发行速度越快,单体募资金额越大,对市场运行冲击越大。减少新股发行量,不考虑其他因素一定时间内有助于市场企稳回升。”业内人士认为,当新的股票供给减少时,对现有股票的资金支持增多,也有助于稳定股票的股价。

  据华鑫证券统计,IPO暂停持续时长中位数为5个半月,最高持续接近15个月,最短为3个月。IPO暂停期间,市场情绪通常企稳,平均涨幅16%,9次暂停期间,有4次上证综指录得正收益,其中3次涨幅超过50%;5次上证综指下跌,但跌幅均在15%以内。

  2023年7月到8月,上证指数下跌1.96%,期间全部A股合计成交量同比下降10%,市场呈缩量震荡态势。华鑫证券表示,历史经验显示,市场情绪较差时,延缓暂停IPO具有“信号意义”,往往伴随着后续各项政策的推进和落地,提振整体市场信心和活跃度。

  监管部门从7月开始回应IPO市场关切。在7月24日2023年系统年中工作座谈会上,证监会明确提出要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统筹好一二级市场动态平衡。8月18日,证监会正面回应IPO、再融资节奏放缓的市场传闻时表示,要充分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加强一、二级市场的逆周期调节,更好地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发展。证监会强调,“市场会感受到这种变化”。8月27日,财政部、证监会和三大交易所为活跃资本市场推出政策组合拳,明确表示将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华泰证券8月27日发布策略动态点评表示,虽然此举短期会影响A股新/旧资产迭代速度,但会显著缓解资金面的供给侧压力、利于增量资金规模稳步修复。

  简单测算,华泰证券指出,年初至今A股IPO约3097亿元,假设后续不再新增IPO维持当前强度,则较过去3年,相当于引入年化增量资金约1500亿元。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