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将从野蛮生长变为金融监管全覆盖
来源:中新经纬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1-09-04

摘要:“如果说从2013年开始,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那么从过去七八年和未来的变化看,(数字金融)可能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把它称之为数字金融发展的2.0阶段。”9月3日,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在2021年服贸会“数字金融体系建设与数字金融安全”论坛上表示。

  黄益平称,中国的数字金融有很强的普惠特点,传统金融行业存在结构性的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所以数字金融做得最好的是移动支付、大科技信贷、线上保险,还有一些投资等业务。

  “下一轮数字金融的发展可能会进入2.0时代,我认为有四方面变化值得注意。”黄益平说。

  第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从过去的野蛮生长变成金融监管的全覆盖。“简单来说就是不管做什么金融交易,不管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机构,都应该受到同样的监管,这一点现在已经能达成共识了。”

  黄益平坦言,过去数字金融发展速度非常快,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跟过去的监管态度相对比较友好有关,给了业界很多创新的机会,但硬币的另外一面确实也形成了很多风险,最明显的例子就是P2P。“给我们的教训是,不管监管怎么看待一项业务,从总体上来说应该有基本的规则、基本的门槛。数据的应用也是一样的,总体上来看最终的数据保护应该是在效率和权益或安全之间求一个平衡,不保护是不对的,过度保护最后也会导致一系列的后果。”

  第二个改变就是过去数字金融主要是科技公司为主,将来金融机构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即便是科技公司将来也要拿牌照才能去从事这些金融业务。“过去信贷领域是谁都可以放款,消费信贷、小微企业信贷,将来更多的是走向助贷机构、大数据征信公司和金融机构的新型合作模式,但最终提供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应该是持牌机构。”黄益平表示。

  第三个变化是过去数字金融解决的是融资难问题,2.0阶段更需要突破解决投资难问题。在黄益平看来,老百姓手上有很多钱,却不知道怎么投资、没地方投资,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将来会有一系列问题。他举例称,进入老龄化时代,居民对资产性收入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为劳动力本身会慢慢萎缩,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资产市场支持未来的收入,将来消费和福利都会受到影响。

  他认为,解决投资难问题类似于传统金融机构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私人银行的投资顾问服务。金融机构的业务将来会转变,不再是简单地卖金融产品,而是提供一整套的理财投资服务。

  最后,过去很多数字金融依托于消费互联网,下一步新的热点爆发点或许在产业互联网,尤其在信贷领域,很多数字供应链金融就是利用过去数字链的关节连接和信息,利用数字技术帮助客户做信用风险评估、做还款管理。

  黄益平指出,它的好处是在供应链上的企业都是实体企业,利用供应链或产业链上的供求关系、信息资金流来做风险评估,相对来说可靠度更高,而且因为它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将来对于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也更高,同时它的贷款规模也可以提得更高。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