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来源:华声在线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4-01-18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大势,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和当代中国安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结合起来,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境外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目标。因此,坚持一体化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有助于提升我国抵御各种干扰、侵蚀、威胁、颠覆的能力。
针对当前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存在运行机制缺乏协同性、课程结构缺乏系统性、教育内容缺乏进阶性、教育手段缺乏灵活性等几大问题,高校应提高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识,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战略与学校安全教育创新相融合,遵循学科发展规律与青年成长规律,有效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坚持顶层设计与校本创新相统一。国家安全教育的战略决策上要坚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领导,战术选择上应鼓励因地制宜、校本创新。在宏观层面,以满足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需求为导向,实现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部分高校对于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缺乏有效部署和科学设计,其他教育资源尚未深度参与。应针对地域特色、办学定位、层次规模等特征,鼓励不同高校开展具有学校特色优势的国家安全教育。发挥主观能动性,下沉到基层,以顶层设计为核心、以思想教育为抓手,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打造国家安全教育的“桥头堡”。
坚持阵地建设与渠道拓展相统一。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应守好课堂主阵地,建立学生全面覆盖、要素全链贯通、资源全域构建、培养全员推动、效果全程监测的体系。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作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作为教育主导应首先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加强课堂阵地建设。除发挥主干课程作用外,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以专业思政、课程思政的形式对大学生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不同的专业课程围绕国家安全教育的总目标,结合自身特点设计专业育人目标,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所有课程和环节根据课程性质确定国家安全教育教学目标,保证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相互反馈与调节,充分保障国家安全教育目标的实现。
坚持内容进阶与学生特点相统一。针对部分高校存在内容体系不合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缺乏连贯性与进阶性等缺陷、短板,高校应坚定分层设计,强化横向与纵向思维,使系统内各要素紧密结合、环环相扣、共同发展。结合当前新媒体高速发展,信息碎片化、网络化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通过网络平台传递“正能量”。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国家安全教育专题网站、短视频矩阵,链接权威资源,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覆盖大学学习全过程的国家安全教育应该具有有序性和耦合性,应对国家安全教育全过程进行优化组合,使不同年级的国家安全教育发挥最佳效能。因此,坚持一体化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一体化,就是在遵循教育系统论的要求下,对国家安全教育内容进行分层设计、有机衔接、层层递进。

坚持学科逻辑与成长逻辑相统一。在国家安全教育方面,一些高校教育形式传统单一,吸引力、感染力不够。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不仅要遵循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呈现学科内容的内在逻辑性,还要着眼新时代大学生成长逻辑的视角,做到学科知识呈现与学生感悟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教育手段生活化、实践化、情境化。可组织大学生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在生动鲜活的校外实践活动中,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提升。此外,还要善于利用重大时事契机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如针对俄乌冲突、南海争端、巴以冲突等问题,引导学生提升国家安全意识。同时多做调查研究,通过问卷、座谈、个别交流等方式密切关注并精准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家安全实践教育。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