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4-08-02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教育、科技、人才,进一步提出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整体效能。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做出了重要部署。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邓小平提出的教育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战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深刻回答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为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要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相适应,注重教育的开放性和前瞻性,对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决定》强调了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并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决定》中关于教育体制改革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决定》强调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着眼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和共性技术需求,组织开展联合攻关;强化企业主体地位,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通过项目合作,人才交流,联合攻关等方式,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结合,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动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建立科技成果评估、交易、转化服务体系,缩短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距离,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决定》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优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结构,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优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多元的人才评价体系,注重实际贡献和创新能力的评价,而非单一的学术或学历标准;深化人才引进政策改革,简化人才引进程序,降低引进成本,提高引进效率,对于特别优秀或者紧缺的人才,可以采取特殊引进方式,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生活保障;加强人才国际化建设,积极参加国际人才竞争与合作,拓宽国际化视野和培养渠道,可以通过国际合作项目、交流学习等方式,提升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