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稳经济大盘 财政政策打好“组合拳”
来源:上海证券报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2-06-02

       为了稳住经济基本盘,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退税减税降费、专项债发行、财政支出等多个“组合拳”快速落地,持续加码,推动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

  专家认为,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之一,今年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快落实,把已出台的政策用好用足。除了出台一些短期应急措施之外,还应有中长期方面的考虑。未来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对财政政策进行相应调整,提高赤字率和发行特别国债都是增量财政工具箱的可选项。

  实施减税降费应更具针对性

  在内蒙古,扎鲁特旗鲁投洁太电力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包括能源项目技术开发、光伏发电、风电发电储能等。该企业属于制造业等六大行业中的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今年4月,企业收到了增量留抵退税款1134.23万元。

  继续实施更大规模组合式减税降费,这是稳定宏观经济的关键一招。和以往相比,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强调存量的调整,以留抵退税为主。其中,今年留抵退税总量由约1.5万亿元扩至1.64万亿元,全年退减税总量也达到2.64万亿元。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今年已有11029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

  “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保持这种势头,同时对中大型企业进行政策宣传和退税辅导,政府与企业两方面都要提前做好退税前的准备工作,切实加快增值税留抵退税的进度,缓解广大企业资金链紧张局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表示。

  冯俏彬认为,历年积累下来的留抵退税的金额大于1.5万亿元,如果有需要,这方面的空间还可以进一步释放。“我们考虑到财政空间的时候,不见得一定体现在有多少财政支出,还有多少收入,一些累积的政策空间也是可以考虑在内的。”

  专家建议,目前我国宏观税负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实施减税降费应更具针对性、政策目标导向应更明确。“未来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从数量规模型减税降费转到效率效果型减税降费。”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

  专项债成为撬动基建投资关键

  在湖北,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郑万高铁兴山段将在今年6月正式通车。为支持项目建设,湖北已经发行4.67亿元专项债资金。

  作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之一,今年专项债的发行速度可谓“快马加鞭”。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27日,已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8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36万亿元,占已下达限额的54%。财政部表示,确保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

  “今年对于专项债资金使用提及非常多。第一,合理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加大对于基建和公共项目的支持力度。第二,加强专项债配套融资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基建项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许云霄分析称,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今年基建投资规模将高于去年。

  尽管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近期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但其仍然被业内认为是今年稳增长最重要的一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人大财税研究所首席教授朱青表示,今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计划发行3.65万亿元的专项债,发行规模与去年持平,加上去年有大约1.2万亿的专项债没有形成实物工作量,今年大约会有5万亿元的专项债资金可用于基本建设,约占去年基建投资规模的35%。

  在朱青看来,今年各方面不利因素“超预期”,如果要努力达到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在基建投资方面不下“重手”恐怕是不行的。这就需要在目前基础上增发地方专项债,至于增发的规模还需要有关部门测算确定。

  “综合来看,财政追加资金可以提升全年基建增速约2.1个百分点,全部财政支出支撑基建增速达到6.4%左右,再加上非标和银行贷款资金,基建增速或达到9.0%左右。”天风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孙彬彬预计。

  财政增量政策仍有空间

  近段时间以来,政府多次强调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市场对重启特别国债发行呼声渐高。

  “我认为应该尽快发行特别国债。”罗志恒表示,大概测算了一下,起码要有2万亿元的规模专项用于三大任务:一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对冲总需求不足的状况。二是发给特定的中低收入人群现金。三是中央进行相应的转移支付,以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也有专家认为动用特别国债还有待观察。“市场普遍预计的特别国债目前还未出台,一方面说明经济总体还处于可控区间,另一方面表明后续加大政策调控力度可以视情况变化持续跟进。”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认为。

  冯俏彬也表示,要用好用足已经出台的政策工具。如果实在应付不了新情况新问题再讨论要不要出台新的政策工具。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