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比上月有所下降,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7%、41.6%和42.6%,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落。
分析人士指出,12月份PMI下降主要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更多属于阶段性探底。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及各项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中国经济回稳向上的迹象将会更加明显。
疫情带来短期影响
2022年12月份,制造业PMI降至47%,比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介绍,12月份,调查的制造业企业中反映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比重为56.3%,高于上月15.5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4.6%和43.9%,低于上月3.2和2.5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活动继续放缓,产品订货量有所下降。同时,受疫情短期影响,制造业企业员工到岗率明显不足,反映劳动力供应不足的企业比重高于上月6.5个百分点。
2022年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1.6%,比上月下降5.1个百分点。
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5个位于收缩区间,其中零售、道路运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接触性聚集性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35%,行业业务总量明显回落。“随着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疫情防控十条措施等政策落地生效,加之春节临近,国内及国际客运航班执飞量均明显恢复,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继续位于景气区间,业务总量稳定增长。”赵庆河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12月份PMI反映的是11月底之前制造业和商务领域企业采购经理所作出的判断。12月份以来,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正在显著减小经济活动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此采购经理指数也有望走出底部,迎来拐点。
积极因素正在累积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文韬认为,2022年,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持续影响下,中国经济呈现“增速逐渐放缓,波动不断加大”趋势,经济下行压力持续较大。到年底时,受各地短期内疫情感染人数较快上升影响,中国经济探底运行。但是,这种探底运行是在外部冲击较大的情况下的短期现象,不具备持续性。
文韬说,2023年中国经济具备较好趋稳回升基础:一方面,在各地平稳度过疫情高峰期后,经济秩序将逐步回归正轨,产业链供应链逐步恢复通畅运行,企业生产活动将有序开展;另一方面,随着稳经济大盘政策和接续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以及各地采取的积极措施不断取得实效,国内有效需求将不断扩大,外贸活力较快释放,经济恢复动力将持续夯实。
在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武威看来,支撑2023年经济回稳向上的积极因素正在累积:一是投资需求潜力有望继续释放,二是接触型消费相关需求将探底回升,三是节日需求持续增长,四是政策效果陆续显现将托底经济运行,五是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有望在2023年一季度集中释放动能。
坚定长期向好信心
元旦以来,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厂区门口热闹了起来:数十台混凝土泵车、搅拌车等产品排着长队陆续出发,奔赴云南、浙江、山西、甘肃等地参与项目建设。据了解,工程机械需求回升,通常被认为是经济回暖的重要先导信号。
“如今,包括企业在内的广大市场主体可以放开手脚做业务,这对中国经济而言是实实在在的利好。”张立群说,从需求侧看,在有关部门一系列扩内需、稳增长的有力举措下,需求收缩的问题在今年有望得到明显缓解;从供给侧看,前期煤炭、电力、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机制目前持续发挥保障作用,也为2023年稳健复苏奠定了基础。总体看,中国经济回稳向上的趋势不会改变,企业特别是广大民营企业要坚定长期信心,积极抢抓复苏机遇。
全国工商联常务副主席徐乐江表示,今年全国工商联工作的关键词就是“提振信心”,要多措并举提振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全国工商联将继续搭建各类政策、融资、创新、人才、法律等平台,发挥所属商会作用,促进政企有效沟通协商,形成帮助民企排忧解难的合力。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说,一系列惠企利民的稳增长政策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创新空间。“2023年,360集团将积极投身数实融合之中,服务好更多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周鸿祎说。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中国经济回稳向上趋势不会改变2023-01-11
- 五大首席前瞻:今年国内物价走势延续温和状态2023-01-10
- 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逐年增长2023-01-09
- 稳投资开局良好:上市公司大额订单激增2023-01-06
- 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红”可期2023-01-05
- 重大项目投资助力中国经济稳健前行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