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利改善传递积极信号,工业经济在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下展现韧性。
国家统计局9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9%,扭转了自今年5月份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态势。这一关键指标转正,显示出工业生产复苏动能增强。
8月份单月数据更为亮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7月份的同比下降1.5%转为增长20.4%,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时,企业营业收入增长加快,8月份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9%,较7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
数据亮点:各行业普遍复苏
装备制造业成为拉动利润增长的主力军。1—8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7.2%,拉动整体利润增长2.5个百分点。
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较快,消费品制造业利润由降转增。不同规模企业利润均有改善,私营企业利润增长明显加快。
专家分析认为,“反内卷政策在工业领域价格治理成效显现,有力推动了8月份工业价格改善”。这表明政府引导产业良性竞争的政策开始产生积极效果。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增长13.0%,显示出能源保障领域稳定增长。
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
工业企业利润改善背后是一系列支持政策。近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强调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此外,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加大力度支持优质数创企业上市融资。这些政策为工业企业提供了更加有利的融资环境。
国家统计局指出,企业单位成本下降、营收利润率回升,表明企业内在经营效率有所提升。这不仅得益于市场需求回暖,也反映出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益的努力。
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我国工业经济正在经历转型升级。1—8月份数据显示,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明显。
汽车产业方面,工信部副部长熊继军在2025世界新能源车大会上表示,将“加快车用大算力芯片、操作系统、大模型、新体系电池等技术攻关”,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预测,“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渗透率将进一步上升到70%”,表明工业领域正在积极拥抱绿色低碳转型。
展望与挑战
尽管工业企业利润改善,但未来发展仍面临挑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市场需求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部分行业仍面临产能过剩压力,企业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央行提出要“引导大型银行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未来货币政策将继续为工业经济恢复提供支持。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扩大有效需求,工业企业盈利有望持续改善。
随着新一轮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工业经济有望延续回升向好势头,为全年经济稳定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市场普遍关注,随着中秋国庆长假到来,消费市场活跃度提升将进一步带动工业企业效益改善。下一步政策重点将聚焦于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前8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0.9%2025-09-28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在沪启动2025-09-26
- 央行MLF连续第七个月加量续作2025-09-25
- A股低开高走超4000股飘红2025-09-24
- 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一2025-09-23
- 金融高层今日重磅发声2025-09-22
- 下一篇: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在沪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