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2019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实现“十七连丰”。我国粮食市场保持了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运行平稳的良好态势。在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等冲击下,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2020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重要部署,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作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2019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实现“十七连丰”。我国粮食市场保持了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运行平稳的良好态势。在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等冲击下,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2020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重要部署,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作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为保障粮食安全,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指明了着力方向。2020年12月28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记者梳理发现,粮食生产再次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高标准农田成关注重点
近年来,全国各地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产业,促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内蒙古和东北三省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要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为国家多产粮、产好粮,让中国人的饭碗多装吉林粮。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8550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500万亩。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20年,内蒙古新建高标准农田356万亩,改良盐碱化耕地12.2万亩。全区粮食产量732.8亿斤,实现“十七连丰”。2021年内蒙古将新建高标准农田459万亩,持续推进盐碱化耕地改良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粮食产量保持在700亿斤以上”被列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这也是内蒙古首次将粮食产量列入年度主要预期目标。
杭嘉湖平原是中国商品粮基地,自六朝以来便是中国皇室和军队用粮的主要来源。2020年,浙江粮食总产量121.2亿斤,创5年来新高。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和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浙江新建高标准农田64.9万亩。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1年浙江将实施粮、油、猪、菜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推进粮食稳产提质、生猪增产保供,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以上、年末生猪存栏达到722万头。“十四五”期间,浙江将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和81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步提升、产量在120亿斤以上,猪肉自给率提高并稳定在70%左右,端好浙江人的“饭碗”和“餐盘”。
在两广地区,广东“十三五”期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新增50万亩早稻种植任务。广西2020年早稻种植面积、产量增幅均居全国第三位。放眼2021年,广东提出落实“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推动生猪家禽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广西则明确,深挖农业增长潜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250万亩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深入实施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培育牛羊养殖业新增长点,发展优质牧草种植,打造肉牛肉羊、奶水牛全产业链,扩大蔬菜生产,力争产量增长5%。
福建、海南、西藏等省市自治区受地势气候等影响,一直并非我国粮食主要产区,但在这些地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将粮食提质增效放到了重要位置。西藏“十三五”期间连续5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连续3年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良好”。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2家,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65%。农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57亿元,比“十二五”末翻了一番。海南2021年工作重点任务中提到,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407万亩。冬季瓜菜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生猪复养存栏达到350万头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40万亩,抓实“菜篮子”工程。福建则提出,加快建设特色现代农业。强化“米袋子”“菜篮子”保障,建设高标准农田135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50万亩以上。
建设农业产业园区 集约化生产提质增效
农业产业园区是现代农业在空间地域上的聚集区。它是在具有一定资源、产业和区位等优势的农区内,划定相对较大的地域范围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实施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管,集农业生产、科技、生态、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在今年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成为粮食安全发展的重要动力。
广东提出实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工程,整县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高水平打造“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带、都市农业建设,推动岭南瓜果、水产品等特色优势品种提质增效,打响“粤字号”农业品牌。
广西提出推进供销合作社升级发展,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快建设国家级林业产业园区、重点林产品加工园区。加快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农产品全产业链和规模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
海南明确新增5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和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等建设。在“十四五”期间,力争重点园区年营业收入达1.2万亿元,对经济贡献度超30%。
福建明确全面推进30个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00个农业产业强镇和20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创建,培育更多“福”字号优质绿色农产品。
吉林则提出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十大产业集群;推动中新吉林食品区加快发展;争创国家级长春农高区,打造一流示范园区;持续抓好生猪稳产保供,生猪存栏达到960万头以上;打造“秸秆变肉”标志性工程,启动实施1000万头肉牛建设项目,重点支持12个肉牛大县、8个肉牛潜力县和50个示范村,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种养循环发展;设立肉牛产业基金,推动龙头企业发展,支持皓月200万头肉牛产销一体化项目建设;打造辽源2000万只鸡“中国蛋谷”。
加快种业科技创新 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最近几年,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成果转化推广不断加强。很多在田间地头大展身手的“新玩意儿”,正是以科技为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生动缩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地为冷链食品定制追溯码,无人驾驶的拖拉机牵引播种机,北斗卫星导航指引下的自动播种……事实证明,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到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再到提质增效的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大有潜力、大有可为。
近些年,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中央确保粮食产能提出的新思路,是国家“十三五”期间的重要规划。在今年地方两会上,吉林、内蒙古、广西等地区都再次强调了落实该项战略的重要意义,并将解决好种子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内蒙古提出,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升现代农牧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能力,推进农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广西提出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建设一批现代种业基地、农业科技园区。吉林则明确要围绕黑土地保护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科技攻关,探索建立东部固土保肥、中部用养增肥、西部改良培肥等不同模式,精心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开展高性能免耕播种机械核心部件技术攻关,对保护性耕作农机具优先补贴。筹建东北黑土地研究院,申报黑土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黑土地保护评价体系;办好东北黑土地保护高端论坛。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强玉米、北方粳稻、大豆、燕麦、绿豆、菌类等种质资源库建设,提升作物品种测试和评价能力。集中力量开展“卡脖子”种子(种畜)育繁推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建立种业创新联盟,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培育“吉系”新品种。扩大种业专项资金规模,设立种业发展基金,打造种业创新高地,为国家打赢种业翻身仗贡献吉林力量。
福建则明确,推进新一轮种业创新和产业化工程,支持三明打造“中国稻种基地”,争取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新品种。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实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行动。
广东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实施粤强种芯工程,建设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现代农业科创中心,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组建广东种业集团。
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在具有地方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围绕产品的“特”来选择开展项目,成为各地的普遍选择。“特色”成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一张好牌。
继“刺柠吉”系列产品2019年销售额破1亿元后,“贵州刺梨”公共品牌于2020年正式启用;贵州省300余家辣椒企业生产70多种产品,以“老干妈”为代表的辣椒加工企业名扬海内外……近年来,贵州农特产品市场开拓的步伐走得越发坚定。通过提升附加值,贵州农特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了定位,站稳了脚跟。贵州省两会也再次提出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除了贵州,全国很多地区都抓准了地方特色,打出了独属于自己的品牌。
热带气候赋予了海南全国独一无二的发展机会,南繁科技产业覆盖了热带农科、深海科技等。“十四五”规划中,海南提出加快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新建改造100万亩高标准农田,引进和培育特有热带水果、观赏鱼、花卉等新品种。培育壮大种业、深海、航天等未来产业,“陆海空”产业总规模超350亿元。
广西则提出深入实施油茶“双千”计划。大力发展水果、茶叶、桑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提升“广西好嘢”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内蒙古广袤的大草原给畜牧业和奶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内蒙古提出,深入推进奶业振兴,鼓励以混合所有制形式建设奶源基地和牧场,支持传统乳制品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因地制宜扩大青贮玉米、优质苜蓿种植面积,提高牧草品质。推行标准化饲养,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支持肉乳兼用品种发展。鼓励特色种植养殖,发展林下经济。实施农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三年行动。
西藏“十三五”期间,培育壮大高原生物产业,实施青稞增产、牦牛出栏行动,青稞产量、牦牛出栏头数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12.2%、25.2%。2021年,西藏将继续大力发展高原生物产业。持续推进青稞、牦牛深加工转化。加快建设无公害蔬菜、高原水果等五大基地,高标准建设青稞、牦牛、藏猪、藏羊、茶叶等产业基地。建好江孜等重要青稞良种基地,加快雅江雪牛等特色农畜产品推广营销。力争农畜产品加工综合转化率达到20%以上、产值增长10%以上。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抓紧粮食生产不松懈2021-02-20
- 科技作支撑 脱贫动力强2021-02-19
- 多个“新玩法”亮相 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将有序扩围2021-02-19
- 实物量指标飘红释放经济持续稳步复苏信号2021-02-19
- 打通最长一“横” 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2021-02-18
- 牛年春节消费“开门红” 回暖势头将延续2021-02-18
- 下一篇:科技作支撑 脱贫动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