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任在肩,更需砥砺前行。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时期。履行庄严承诺,需要全面而有力的政策落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何实现?将如何影响我国能源结构、工业生产与消费方式?又会带来怎样的投资机会?带着一系列问题,《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专家学者寻求答案。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中国首次向全球宣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要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此背景下,2021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话题具有相当高的热度。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重任在肩,更需砥砺前行。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时期。履行庄严承诺,需要全面而有力的政策落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何实现?将如何影响我国能源结构、工业生产与消费方式?又会带来怎样的投资机会?带着一系列问题,《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专家学者寻求答案。
影响我国未来40年经济发展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
碳达峰、碳中和可以说是影响我国未来40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经济学博士梁中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话题值得高度关注。原因有三方面,首先,进入工业化时代,全球碳排放强度急剧提升,一旦极端天气频繁袭来,不仅危及人类生活,也会造成较大规模的经济损失。目前中国碳排放量位居全球首位,需要加快降低碳排放的步伐;其次,预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会加快落实;最后,几乎所有行业都会消耗能源,大多也会涉及碳排放的问题。为了已定目标,我国在宏观、金融、产业政策等领域都会有举措,势必会对产业发展和结构变化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本次全国两会讨论的热点方向,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二是中国自身的产业绿色升级。”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要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都面临着深度的低碳转型。在此背景下,各行业如何进行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无疑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马永生表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能源领域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保障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全生明建议,在能源供给侧大力实施清洁替代,加快建设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靠、泛在互联、高效互动、智能开放等显著特征的能源互联网,是推动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30·60”双碳目标实现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要求。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全社会各行业共同努力,而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是努力的方向之一。九三学社中央提出,坚持以降碳为重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都要在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潮流中找准坐标和方向,对标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谋划好自己的碳达峰行动方案。另外,加强改革创新、科技引领、产业支撑,加强生态经济体系建设,财政、金融、产业等各方面政策措施都要体现绿色低碳理念和要求,共同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未来五年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全国政协委员、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赵海英认为,我国应当从基础性工作入手,大力发挥市场机制,引导资金助力经济低碳转型升级。赵海英建议,由监管机构引导、行业协会推动,共同完善碳排放信息披露指引。信息披露是实现碳中和的首要步骤和基础环节。碳排放、碳足迹定量信息披露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短板。
实际上,在碳排放信息披露方面,国内上市公司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也缺乏足够的社会监督。对此,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表示:“我建议,首先建立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法规体系,对标全球ESG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体系,同时将这项内容纳入上市审查标准中,以此引导非上市公司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其次,搭建碳信息披露公共平台。第三,对达标企业给予政策扶持。第四,引导企业树立碳信息披露意识,完善内部信息收集机制。另外,还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加强公众的监督意识。”
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长期目标,所以本次全国两会肯定会讨论到这一问题。”
成为未来长期投资机会
“碳达峰、碳中和”在资本市场也有相当高的关注度。安信证券策略团队认为,这是长达40年的主题投资机会。
3月初正式增加了碳中和概念板块,目前概念股数量逐步增加到56只。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3月5日,年内机构共对11家碳中和概念股上市公司进行过调研。其中,中泰化学最受关注,共迎来29家机构,其次则是南大环境、国检集团,分别被机构调研21次、14次。
投资机会方面,梁中华表示,“与碳中和相关的投资机会包括两类:一是节能减排类,以电力设备行业为例,为了促进节能减排,电网对清洁能源的输送、调配尤为重要。特高压、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将成为重点投资方向;二是新能源类,主要包括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因为碳浓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提升新能源的使用能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而光伏、风电作为新能源的重要形式,未来占比有望进一步得到提升。”
陈雳从产业链角度结合估值挖掘较为明确主题投资机会。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行业或迎来高速发展。伴随全球碳排放标准趋严,多国加大了购车环节补贴,刺激新能源车销量高速增长,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景气发展,其中包括三个主题方向:一是,随着乘用车应用加速,磷酸铁锂行业迎来十年黄金成长期;二是,2020年3月份,充电桩被列入新基建项目,政策层面明确表示将研究优化充电设施建设的奖补政策,加快建设进程;三是,在锂电池补贴退坡、节能减排限期接近的当下,燃料电池的大力发展势不可挡。
“另一方面,光伏新能源行业景气度仍将持续。”陈雳进一步表示,“具体包括两个主题方向,一是,新能源配套储能方向。伴随着电池产业降本增效的推进和光伏系统成本的下降,储能经济性将进一步提高,逐步可实现不依赖补贴的商业化、规模化发展;二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领域。政策支持、新能源经济性的凸显以及对稳定电力供应的需求将推动2021年美国光伏装机需求大幅增长。”
从更广义的范围来看,桂浩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概念实际上是人类和社会自然的平衡,包括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氧气的排放等,需要自然环境的和谐。所以碳达峰、碳中和可能会有更多的概念,更多的题材。同样,反映在资本市场当中,我们也需要拓宽思路。”
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绿色金融是重要的配套支撑。
2020年12月25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出“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2021年1月4日召开的央行工作会议再次提及“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
如何以服务绿色低碳发展为宗旨,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也是此次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关注的重点话题。
为促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朱苏荣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制定《绿色金融法》,明确绿色金融范畴、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要求、保障措施等,加快绿色金融顶层设计;二是完善绿色金融配套政策。对金融机构和企业进行规范,并对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进行前瞻性指导;三是统一绿色金融标准。在《绿色金融法》总体框架和原则要求下,修订绿色信贷、绿色产业标准,建立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的界定标准,实现绿色金融标准的统一和有效衔接;四是强化绿色金融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违反绿色低碳原则的行为和市场主体,要明确罚则,通过限制市场准入、市场融资等约束手段和惩戒措施,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可以通过差异化信贷助力环保产业发展、引导能源结构转型;丰富融资渠道,创新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构建长效机制;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强化环境信息披露和监管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开展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强化对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审慎管理;深化与国际市场的绿色金融合作,积极利用多双边平台与国际进行交流。”
截至目前,我国绿色金融资产质量整体良好,绿色贷款不良率远低于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绿色债券更无违约案例。据绿色债券概念板块统计,截至2020年末,我国境内市场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521.43亿元,存量规模8721.27亿元。
在碳中和目标下,绿色金融发展空间广阔。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建议,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构建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扩大绿色债券发行量,积极支持企业及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鼓励机构投资者提高绿色债券认购占比;探索推进绿色证券化产品、绿色资管产品等发展,支持证券基金及相关投资行业开发绿色投资产品,更好地履行ESG责任;发展气候变化相关绿色保险产品,通过保险产品定价促进气候风险内部化;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完善气候变化相关重大风险的巨灾保障体系。
明明表示,2021年绿色债券市场将会迎来重大机遇。为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其中不仅提到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绿色信贷,同时指出“支持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在国际市场开展绿色融资,有序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双向开放。”这会为绿色市场带来新的增量、完善市场发展,加速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机遇之外,也有挑战,比如环境信息披露不足、绿色债券评级模型需要创新、转型带来的金融风险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数字财经研究中心主任陈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绿色金融涉及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未来绿色金融的发展一方面要建立对“绿色”更加与时俱进的定义和标准,另一方面要扩大“绿色”的覆盖面,尤其是强调绿色普惠金融的发展,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也能从中受益。同时“绿色”作为一个另类数据应当纳入金融科技体系中,使之成为金融行业风险管理的因素之一。
金融机构不可或缺
在加快构建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过程中,金融机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对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发展和推动有着重要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原行长张智富表示,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金融业在绿色项目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方面的优势,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环保、节水节能、再生能源等绿色产业。完善绿色金融项目的认证及评级标准,鼓励政府出台对绿色项目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金融优惠等激励政策,健全配套措施,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鼓励通过债券和票据市场满足环保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积极研发碳金融、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构建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以绿色客户为中心,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为了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引导投资向低碳领域发展,碳中和债发行落地。金融机构在监管指导下积极推动并参与绿色金融创新,以资金配置引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今年2月7日,首批碳中和债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共计6只,发行规模共64亿元,6家银行作为主承销商参与其中;2021年2月25日至3月1日,交易所市场首度发行7只碳中和债,发行规模合计135亿元,多家头部券商作为主承销商参与其中。
对此,国海证券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靳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肯定了金融机构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表示:“首先,金融机构可以助力完善多品类、跨市场的融资体系。当前碳中和债刚刚起步,目前发行品种只有交易商协会中票和交易所公司债,随着碳中和政策的逐渐深化,企业多品类、跨市场的融资需求将不断增加。金融机构针对发行主体的融资需求,也要不断完善多品类、跨市场的融资体系。”
其次是建立健全绿色债券评级体系。他表示:“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支持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在国际市场开展绿色融资,推动国际绿色金融标准趋同。目前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已开发ESG评估系统,国内绿色债券评级尚未完全独立于现有评级框架和模型。未来,在加快与国际绿色金融市场接轨的过程中,我国绿色金融也需要逐步建立健全绿色债券评级体系。”
明明表示,“金融机构可以推动发展绿色贷款、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拓宽能源企业转型的融资渠道;发展碳期货等碳金融产品工具,激发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活跃度;针对绿色环保的项目给予绿色通道,实现更快的发行速度;开展碳排放相关的信息披露;除此之外,金融机构本身也应该逐步做到低碳化乃至零碳化,具体可以从楼宇物业和员工出行等方面着手。”
另外,靳毅认为,金融机构还可以有更多作为空间。一方面是可以完善多层次的发行主体服务结构。未来,在碳中和债扩容的背景下,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将全产业链企业纳入,实现对各类企业的覆盖,针对不同发行主体需求,建立多层次的服务结构。另一方面,完善多品类债券融资工具服务体系。首批碳中和债发行品种以中票为主,未来在国家政策导向下,碳中和相关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将会持续加大,针对企业多种类型的服务需求,短融、中票、企业债、PPN、ABS等不同主管部门下的债券品类融资需求也将持续扩大,金融机构需建立和完善针对碳中和企业多品类债券融资工具服务体系。
在发展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在业务方面会产生哪些变化,中投协咨询委产融平台绿创中心副主任郭海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商业银行对绿色金融的重视程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次,商业银行在信贷总额中会缩减对传统项目的信贷额度,会加大对绿色产业的绿色信贷额度,同时在审批环节中可能会优先审批绿色项目、绿色企业的绿色贷款,甚至会对一些优质的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给予利率优惠;再次,商业银行也会加大对绿色债券的购买热情和力度;最后,商业银行自身也会充分应用绿色金融融资工具,比如积极申请发行绿色金融债,积极申请央行的绿色金融低息贷款等。”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两会代表委员和专家热议“碳达峰、碳中和”2021-03-09
- 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 多举措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2021-03-09
- 重提增速目标后 今年中国经济工作谁站“C位”?2021-03-08
- 增减之间有深意:透视“十四五”时期20项主要指标2021-03-08
- 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四大重点明晰: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2021-03-08
- 政府工作报告“民生清单”回应了哪些百姓期待?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