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改革“方案”敲定:多项举措定于今年12月底前完成
来源:证券日报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1-04-05

摘要: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1年工作任务,明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的分工责任及完成时限。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等多项内容聚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求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等内容明确时间表,并均要求“12月底前完成”。这些内容也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具体体现,目前,距离上述要求落地还有9个月的时间,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更加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证券日报》记者就未来9个月的政策发力点展开调查。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是基于经济复苏、小微企业经营风险缓解对资金流向的及时调整和优化;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能够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进而通过环境优化来激发企业活力;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有望缓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困境。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  解企业“燃眉之急” 


  蚕茧是河池市的特色产业,作为丝绸的原料,每年都有大量来往船只将其运往海外市场。郭诚(化名)从2008年起就一直在当地经营着一家茧站,“在孟买的丝绸交易中心就能看到我们的原料。”他对《证券日报》记者说,这些原料从茧农那儿收购来,要进行加工、烘干,然后送到拉丝厂进行处理,最后根据等级送往欧美等国际市场。 


  去年3月份,销售量下降了六成。“疫情让整个进出口都受到了影响。”郭诚介绍说,自己经营了四五个站点,一个站的营业额高达5000万元。而蚕茧从原料到半成品,要一个月的时间,这期间的资金周转,也让郭诚捉襟见肘。“后来我在工商银行的手机银行上看到了一个助梦贷的信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郭诚在助梦贷上拿到了贷款,支付茧农的费用,解决了经营上的燃眉之急。 


  这是银行发挥头雁作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多种案例之一。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据国务院3月2日公布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表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5家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03万亿元,同比增长54.8%,各自增速均超过4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国内疫情防控仍有薄弱环节,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仍受制约,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多”。再次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设定了增长目标——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意见》显示,这项任务由银保监会、人民银行牵头,要求于12月底前完成。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目标较去年降低了10个百分点。对此,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原晓惠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随着疫情防控成果巩固,经济复苏平稳运行,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开始改善,资金和流动性压力有所缓解,适度下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目标,一方面是基于经济复苏、小微企业经营风险缓解对资金流向的及时调整和优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银行合理安排资金、优化信贷结构,避免某一领域贷款过快增长、过度集中。 


  在今年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2021年宏观金融政策将会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广大小微企业普遍关心的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将会延续;工、农、中、建这些大型商业银行的普惠小微贷款将会增长30%以上。 


  国有大行在今年也将继续发挥头雁作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建设银行副行长王浩近期在该行举行的2020年经营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建设银行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对普惠金融小微企业的支持政策,丰富更加适合小微客群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持续提升风控能力,构筑普惠金融智能化风控管理体系,推动普惠金融贷款完成年度增长目标。 


  中国银行在其2020年年度报告中表示,下阶段将继续发挥国有大行头雁作用,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以产品创新为抓手,以模式升级为依托,以数字普惠为方向,构建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服务模式,全力打造中国银行普惠金融品牌。 


  “对小微企业及普惠金融领域的支持是银行担当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更是银行拓展客户来源、优化业务结构的重要转型动力。”原晓惠认为,为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领域的支持力度,银行应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并优化信贷结构。一是加大科技等应用,提升普惠贷款领域的风险管控效率。二是把握乡村振兴、经济低碳转型等发展机遇,加大对这些重点新兴领域的中小企业信贷投放,通过拓展全生命周期服务挖掘潜在优质客户。三是加强小微贷款的产品服务模式优化、授信风控机制创新等,不断结合企业经营动向、产业环境变化等优化调整。四是持续做好对普惠金融领域的资金支持,不盲目抽贷断贷,助力小微企业稳健发展。 


  “放管服”改革为企业添活力 


  《意见》明确,“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将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这项工作由国务院办公厅牵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12月底前完成。 


  “企业的发展和成长需要公平竞争、风清气正、国际规范。换言之,企业活力的激发需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市场化的营商环境需要“简政放权”,只有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才能在竞争中激发企业活力。法治化的营商环境需要“放管结合”,政府对于企业合法合规的事务不予干预,对于该管的事情必须管起来。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需要“优化服务”,提升管理运作效率,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素质,追寻科技前沿。推进“放管服”改革,能够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进而通过环境优化来激发企业活力。 


  3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稳就业保民生,确定了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具体举措:一是改善就业环境;二是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三是支持扩大内需;四是优化民生服务供给;五是进一步推进公正监管。 


  “‘合理放宽旅游民宿等市场准入’是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支持扩大内需的举措之一,这与民宿的天然属性有关。因为民宿可以高效盘活闲置房源,填补日益升级的旅游住宿需求缺口,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木鸟民宿CEO黄越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事实上,民宿产业近两年已切实享受到“放管服”改革红利。例如,各地加大民宿证照办理协调力度。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木鸟民宿平台上拿到民宿证照的房东数量翻了一番,预计未来民宿业在政策扶持下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也将在规范化和合法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此外,《证券日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近年来,税收领域“放管服”改革也取得明显成效。例如,2020年“非接触式”办税成为常态,目前,“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清单已达214项,覆盖纳税人端征管业务事项的90%以上,其中203项可全程网上办,基本实现了“服务不见面,时刻都在线”;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已由2015年的87项减少至目前的6项,取消了61个税务证明事项;我国已顺利完成个人所得税第一次并有序推进第二次年终汇算,实现95%以上优惠事项“免备案”,正常退税业务实现8个工作日内办结。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放管服”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首先,对于越来越多的产业领域,用服务替代监管将提升企业创新积极性,改善该领域的市场运行,加强竞争性。其次,“放管服”改革是推行法治化、建立市场化运行成熟规则的必由之路,只有建立恒久的合理规则,市场运行的可持续性才能够得以保障。 


  谈及下一步“放管服”改革的聚焦点有哪些?田利辉认为,应聚焦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和监管的有效规范。在资源配置中,市场应起决定性作用,这需要政府不断提升市场的有效性。具体而言,政府正在将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形成规范透明的监管格局;正在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减少涉企审批的环节、材料、时限和费用;正在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实行中小微企业简易注销制度;正在实施工业产品准入制度改革,推进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生产准入和流通管理全流程改革。这些改革将放权和服务相结合,能够显著提高我国市场的有效性。 


  田利辉进一步介绍说,“放”不是放任,我国正在不断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和规范性,优化服务的便捷性和及时性。监管责任得以明晰和落实,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加强,“一刀切”操作不断减少,分级分类监管政策得以推广,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得以健全。同时,我国推进科技监管和智慧监管,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推进,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事项,正在推进实现“跨省通办”,消除地域分割,提升工作效率。 


  在陶金看来,未来,可从两方面发力推动企业效率和技术水平的长期提升。一是加强放权的决心和加快放权的速度,以负面清单的思路来管理政府权力,用具体的数字和时间来明确政策改革的进度。二是加强对竞争中性原则的政策细化和落地。落实竞争中性原则,最根本的还是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地放宽行业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降费“红包” 助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意见》明确,“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这项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12月底前完成。 


  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我国多年来积极推进通信网络“提速降费”。2017年、2018年、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及流量资费下调、宽带资费下调。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这一指标超额完成。据3月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公告,截至2020年12月底,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较2019年底分别下降31.7%和18.6%。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提出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资费再降,是进一步推进电信等基础性行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通过降低通信网络收费水平,可以减轻中小企业经营负担,缓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困境。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伴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渗透,各行各业的生产办公对互联网服务的依赖程度不断提升,高昂的用网成本已经是中小企业总开支当中不可小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国民经济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企业为了推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势必需要大量真金白银的投入。然而,经营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差一直都是中小企业的共性,其很难像大企业那样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并且具备强大的盈利和抗风险能力,尤其是经历了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很多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受到了较大影响,各方面压力陡增,迫切需要想办法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尤其是降低信息化投入成本。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获悉,关于“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的举措还未正式落地。中国联通对接企业业务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称,“目前还未收到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降费的通知,当前企业宽带月租费用套餐有以下几种:1000Mbps,每月598元,可接6个信息终端;500Mbps,每月218元,可接6个信息终端。”该负责人同时表示,目前套餐包年有优惠活动,买十个月送两个月或买十八个月送六个月。 


  元素征信责任有限公司是一家大数据征信服务公司,对信息终端需求量较大,需要接入上百个信息终端。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公司每月宽带费用约为7万元,对应一年就是80万元左右的费用,此次‘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的举措,对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具有积极意义。” 


  “进一步降低通信费用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数字移动技术工具开展业务,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运营成本,同时激发中小微企业从线下转向线上,促进业务流程数字化,达到降本增利的目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各运营商落实通信网络提速降费“在路上”。3月12日,中国移动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会议要求,全面推进全社会数智化转型,落实“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要求,降低全社会生产经营成本,推进5G专网及行业应用,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3月23日,中国电信成立提速降费专项工作小组,进行全面部署,通过精准提速降费,各类惠商惠企政策,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产业升级。 


  付一夫表示,“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可谓意义深远,相当于是为中小企业“减负”,使之能够以更低成本获取互联网服务,同时能够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其他方面的投入,包括信息化建设与扩大再生产等,以便于中小企业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并进一步加速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而这也相当于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数字化提供了便利。长远地看,数字化的提速有助于提升生产经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进各要素之间的协同,进而为国民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吴琦表示,随着光纤的进一步普及、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规模的扩大,通信网络提速降费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