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禁区保险股:20天净流出115亿 真的因业绩不好?
来源:新浪财经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1-06-26

摘要:保险股从未如此狼狈。今年以来,保险股疲软之极。无论大盘走势如何,保险股始终有一股“小步慢跌不休”钝刀子劲头,与过去两年的走势大相径庭。观保险板块去年6月尚停留在1837点高位,如今已跌至1087点,一年跌去近五成。其中,60%为今年上半年所跌。

  观保险板块去年6月尚停留在1837点高位,如今已跌至1087点,一年跌去近五成。其中,60%为今年上半年所跌。

  据《今日保》统计,过去20个交易日,五大上市险企A股净流出资金达115亿元。期间,活跃性最高的中国平安(66.6800.721.09%)中国太保(31.0500.331.07%)两者合计百亿级。

  这绝非是保险股迎来牛市的前奏,相反,常常见到明明微涨却出现资金净流出之现象,愈发彰显了保险股的未来整体并不乐观。

  作为A股大蓝筹,联想过去两三年保险股之高光靓丽表现,可知多少投资者深陷期间。介于保险独特的商业模式,与当下诸多的传闻,保险股如斯表现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1

  回天乏术,此乃大盘趋势使然

  事实上,通过比对保险股板块整体的日K线图、周K线图、月K线图不难得出如下结论:自2021年开年以来,整个保险股一直处于打滑梯式下跌中,期间虽然多次挣扎反弹,但最终结果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单一从日K线趋势来看,自2021年3月以来,保险股整体呈跌势,尽管也曾于5月12日打开振疲起衰之势,然而仅仅挣扎了一个月,至5月27日又重新开启了下跌模式。搞笑的是,至6月10日收关时,保险股的整体价值竞然重新回到了5月12日的价值起点。

  2020年5月15日至2021年6月22日收盘时的周K线的表现则相对漂亮,近乎于完整的抛物曲线,系上方压力线所绘制的土馒头,让人不禁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那句诗:“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

  事实上,在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原诗里,这两句的后面一句更为触目惊心:“三轮世界犹灰劫”。

  几乎一语成谶。

  唯独月K表现所属的2016年8月31日至2021年6月22日时点区间内的趋势是乐观的,虽然K线接连经历了三度波峰波谷的冲击,然而,无论如何整体的趋势的确是呈上扬的。

  但是,取得这种趋势背后的代价是,此前保险股整体,曾经遭遇过上方压力线飞流直下三千尺般的重力打压。这一态势最终被季度K线图完整反映。

  从季度K线图表现来看,自2007年3月以来,上一轮保险股的波峰是2008年6月。这也是整个保险股最为荣耀的至高时刻。其时大盘为2852点。

  此后保险股整体便开启了跌跌不休的趋势,即使期间几曾奋力挣扎,偶有小幅波动,但终于还是落得三轮世界犹灰劫的下场,回天乏术。

  2

  长期看,是市值护城河的坍塌

  为何会形成这种整体向跌的趋势?

  遍问各保险股相关人士均称,是业绩下滑使然。

  综合多家保险股上市企业公告不难发现,保险股自行总结的业绩下滑的原因无非有二,一是保费收入减少,二是险资投资成绩单难看。

  不得不承认,2020年的新冠疫情的确一度造成市场对于保险股的摇摆,除了对难以预见全面的赔付风险的担忧,疫情下保险市场拓展必然受限的假设也是投资者恐惶的根源。

  于是,在这些短暂的焦虑与恐惶当中,上市险企2020年报数据的不漂亮也在情理之中了。

  再看今年前5个月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约1.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9万亿元同比微增0.69%。

  事实上,往昔上市险企的市值护城河,几乎都是“大个险+大续期+长期储蓄”的成功,但今年以来人海战术难以为继、销售人力与产品继续率陆续下滑,尤其新单与健康险下滑明显,而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加剧也令险企利润最重要的一条腿投资更加不明朗,这也是保险股被持续看空的原因。

  尤其是中国平安的股价表现最为典型。这家痛苦转型中的头部险企,今年前五月保费收入呈负增长5.66%。

  在投资成绩单方面亦貌似雷声阵阵。投资汇丰与华夏幸福尚未走远,又传来了卜蜂集团的减持。

  事实上,华夏幸福通过划转武汉等地的资产进行债务的冲抵之后,中国平安到底是赢是亏尚难定论。

  至于汇丰银行2020年取消分红一事,作为汇丰银行第二大股东的中国平安,因此减少了今年的投资收入约60亿元左右。但是,中国平安也承认,在过去几年里已累计获得133亿元分红。因此投资汇丰银行亦不能算是投资失误。更恰当的定位应当是,在长期投资过程中经历的短期波动。

  实质上因巨大的续期规模,头部险企的当前经营尚未影响到近两年之经营利润。这也是其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尚在增长的原因。上述保险核心指标影响的是未来,这也是寿险经营的不同。

  3

  两融背后的涨跌内卷,亦是一大诱因

  进入2021年3月以来,两融业务的操作也是影响保险股涨跌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中国太保为例,其先于3月25和26日分别融资净卖出3700万元和5600万元,随后又在3月29日融资净买入100万元。随后,在3月30日、3月31日,中国太保共计融卖出3200万元。

  不难看出,在整个2021年3月份的两融业务中,中国太保以融卖出为主,与融买入的成交比例为93:1。公开消息显示,2021年3月恰恰是18家券商研报集体唱多保险股事件的发生月,但是从K线不难看出,2021年3月亦是今年保险股整体跌势滑铁卢之起点。

  最低级的交易买卖常态是,市场集体抛售出清的货物,往往会因为一时供求比的失衡而进入跌价趋势。

  4月

  1日融卖出100万元;

  又于2日,6日和7日融买入1.3亿元;

  8、9两日融卖出5700万元;

  12日起至15日共计融买入1.3亿元;

  16日融卖4200万元;

  19至21日融买1.96亿元;

  22、23日融卖出500万元;

  26、27日融买入5800万元;

  28至30日融卖出1.76亿元;

  加总可知,整个4月中,中国太保融买入5.14亿元,融卖出2.81亿元。

  5月

  进入5月后,中国太保共融买入3.81亿元,融卖出5.1亿元;

  其中,12日以前,融买0.95亿元,融卖仅0.06亿元。

  由此可知,在2021年4月至5月12日以前,由于两融造成的买大于卖,造成了5月12日以后的中国太保小幅度涨势。但这无异于是一种“自干无”的操作,没有真金白银操作下制造的任何市场繁荣景象,都不过是假象。

  截至6月22日

  中国太保共计融买入4.16亿元,融卖出2.81亿元,融资融券余额达23.06亿元的规模。

  市场常识是,融卖代表该时刻为交易方认定的股价高点,而融买则代表该时刻为股价相对低点。而能够操纵两融的人士,无一不是业内人士或者股市无影手。因而,盛行于3月的融卖,无疑是业内对未来市场看跌的远期对冲手段。

  除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以及天茂集团等全部的保险股均深入涉足两融业务。

  新华保险融资融券信息显示,2021年6月22日融资净买入578.78万元;融资余额19.87亿元,较前一日增加0.29%。

  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8294.01万元,融资偿还7715.23万元,融资净买入578.78万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3.98万股,融券偿还8500股,融券余量20.13万股,融券余额942.11万元。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9.97亿元。

  2021年6月23日,中国平安融资净买入5.2亿元。天茂集团更是融卖远高于融买,最终融资融券余额达到了4.6亿元……。

4

  外资减持影响,宏观风云的预传导?

  如果说,保险股遭遇大股东抛售减持是导致其下跌的原因之一;那么,其遭遇外资投资者的密集清仓无疑是市场发出抛弃信号的前奏。

  梳理中国平安的公告不难发现,近半年来,中国平安一直遭到股东卜蜂集团的减持。 

  2021年1月

  卜蜂集团就减持平安H股2.2亿股,占总股本的1%。若按照两次减持区间的股价均价计算,卜蜂集团合计回笼资金超280亿元。

  至2021年6月

  卜蜂集团累计减持该公司H股1.83亿股,占总股本比例达1%,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6.85%。

  公开资料显示,卜蜂集团,在中国又称正大集团,由谢易初、谢少飞兄弟于1921年在泰国曼谷创建,经过百年发展,其业务覆盖饲料、水产、食品、商业零售、电讯、医药、房地产、国际贸易、物流、金融、传媒、互联网、教育和工业等众多领域。

  换言之,卜蜂集团是泰国资本企业。

  据中国平安的相关财报显示,2012年,卜蜂集团出资93.9亿美元(约合727.36亿港元)受让汇丰控股所持中国平安9.76亿股H股股份,相当于每股59港元,成为中国平安单一大股东,股份占比一度高达15.57%。

  通过计算可知,卜蜂集团对中国平安的减持已达到8.72%,超过半数。

  除了第一大股东卜蜂集团以外,中国平安还遭到另外两家外资股东的减持操作。

  2021年1至6月以来,贝莱德实施了16次减持套现操作,仅6月10日和11日就分别减持了中国平安H股1295.60万股和1099.15万股。

  摩根大通也对中国平安进行了频繁的增速持操作,减持后,摩根大通持有的中国平安股份降至10.88%。

  同样遭遇股东减持的还有中国人保。2021年5月,其旗下的内地金融机构海外上市第一股——中国财险(上市代码2328)公告称,遭到外资股东花旗集团以场内每股均价7.48港元减持75.53万股。

  新华保险则更是遭到股东瑞士再保险的清仓。2021年5月,港交所信披显示,瑞士再保险以场内每股均价29.2港元的价格,悉数抛售了其持有的约7785.78万股的新华保险H股股份,清仓套现达22.73亿港元。

  业内人士的共识是,外资资本的操作一直被市场视为价值投资的标杆。他们枚举了近期发生的一个实例是,高瓴资本刚清盘好未来(学而思)的股份,随后教育部宣布全面叫停线上线下的课外补习班。

  多位业内人士颇为隐晦的对《今日保》表示,以此类推,就不难理解同样遭遇外资出清的保险股,为何会被市场列为应该退避三舍的“红灯区”了。

  只不过,这波外资的操作是否也能被看作是宏观风云的预传导?让人无从揣摩。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