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股价创新高 40家银行仍“破净” 机构:仍看好明年行情
来源:北京商报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4-12-26

      临近年底,银行股依然很“香”,强势增长行情持续,12月25日早盘,银行板块维持上涨趋势,42家A股银行股一度全线“飘红”,截至收盘,仍有40家银行股维持上涨态势,成都银行以3.1%领涨。涨势之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四大行股价续创历史新高。在分析人士看来,银行股有低估值、高股息的特点,近期机构增持,叠加市值管理办法等政策驱动,促使银行股近期持续上涨。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双重推动下,预计后续银行股价增长、估值修复仍有一定空间。

  今年银行板块涨超40%

  12月25日早盘,银行股集体走强,42家A股上市银行一度全线“飘红”,板块涨幅达1%。截至收盘,有40家银行股价收涨,成都银行以3.1%领涨,齐鲁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等涨幅超过2%,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四大行股价盘中续创历史新高,收盘时每股股价分别为6.94元、8.88元、5.51元、5.31元。

  这一强势行情,自12月23日就已出现,彼时,银行板块整体涨幅达1.14%,次日,涨幅进一步提升至1.28%,12月25日涨幅虽有所收窄,但仍保持1.04%的增势。

  消息面上,全国财政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同时,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

  对于近期银行股上涨行情,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认为,银行股上涨一方面是因为此前银行股普遍处于低估值状态,随着机构不断增持,估值开始逐步修复。另一方面,随着新“国九条”的推出,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上市银行股息率普遍在4%以上,部分银行甚至超过6%,吸引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流入。此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促进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大,尽管商业银行息差有所收缩,但部分行业预计会出现边际结构性改善,利好银行信贷业务。

数据显示,年初至今,A股市场银行板块整体涨幅达42.18%,在35个Wind二级行业中位居首位。截至12月24日收盘,银行板块总市值约为12.2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了3.4万亿元左右。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总市值分别增加约6523亿元、5550亿元、4521亿元、3840亿元。此外,招商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年内市值增量也在千亿元以上。

  临近年底,震荡市中资金仍不畏前期涨幅,继续加仓银行股。据媒体报道,有机构人士表示,银行股低估值、高股息的优势仍在,近期一个可能的催化因素则是中期分红。尤其在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银行股的性价比依然明显。

  仍看好明年行情

  长期以来,银行股普遍存在估值偏低的问题,股票价格常常跌破每股净资产值。虽然年内股价涨幅明显,但“破净”局面仍难言乐观。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A股42家上市银行中仅招商银行成都银行两家市净率高于1,其余40家银行均“破净”。

  为提升包括上市银行在内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12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中央企业和控股上市公司要将增持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建立常态化股票回购增持机制。在此之前,证监会也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要求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制定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计划。

  记者注意到,为提振投资者信心,12月以来,已有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上海农商行等多家银行获大股东或高管增持。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银行股近期大涨一方面是因为银行股估值低、股息率高,符合一部分追求长期稳定回报投资者的要求;另一方面,当前市场整体处于震荡调整期,很多投资者为了追求稳定性配置银行股。目前银行股市净率普遍低于1,市值管理办法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市净率,这为银行股后续增长提供了潜在上升动力,将推动银行股估值修复。后续银行股预计会有不错的表现,估值将有所提升,对于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者而言,可以继续关注优质银行股机会。

  中信证券认为,12月重要会议结束后,市场对于政策的博弈告一段落,人民币大类资产配置框架下思考,银行股仍将是确定性强的方向,年底和年初将步入保险开门红增配季,股息高、波动低、经营稳的银行品种预计仍是险资增配方向。

  展望2025年,花旗、国盛证券及万联证券等多家机构仍看好银行股行情。其中,万联证券表示,展望2025年,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预期下,市场利率或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间,对高股息个股的行情仍有一定的支撑。银河证券认为,2025年,国内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财政发力,地方债管理和使用机制优化,支撑银行信贷。货币政策转向宽松,适时降准降息,银行息差仍承压,但负债成本优化成效释放有望加速。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导向不变,银行资产质量有望受益。市值管理力度加大有望提振银行估值中枢。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