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明年楼市三大信号
来源:中国新闻网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2-12-19

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较大篇幅谈及房地产相关问题,其中,不仅部署防范化解短期风险,还强调坚持“房住不炒”、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等中长期目标。此次会议释放明年中国楼市三大信号。

其一,防风险、保民生将是2023年房地产政策的核心目标。

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部分,会议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从中共二十大报告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已经成为决策层密切关注的重要内容。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对中新社记者表示,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包括房地产风险,而“保交楼”、防范化解房企风险是关键方向。

其中,“保交楼”仍然是重中之重,也将是明年房地产政策的重要着力点之一。陈文静预计,2023年“保交楼”专项借款及配套资金将继续加快落地,“保交楼”有望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促进预期修复,保障购房者权益。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工作的部署兼顾长短期目标。针对短期房地产企业出现债务违约问题,他认为,近期官方采取国家担保增信的方式,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会议强调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这将有助于恢复行业信用,帮助房企恢复“造血”能力。

需要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房企可以“坐享其成”。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政策一方面引导基本面稳健扎实、现金流优异、财务安全性高的优质房地产企业提升销售和回款质量并继续探索新的、可持续的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也将妥善处理部分在过去高杠杆高增长模式下难以自救的、无法主动完成业务调整和经营转型的企业被市场自然出清。

其二,房地产管理的基调转向全面稳定市场、复苏需求。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中新社记者表示,此番会议强调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等意味着房地产管理的基调转向全面稳定市场、复苏需求。这是疫情后一揽子纾困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内需、构建内循环的重要一环。近期,热点城市放松购房限制,支持房企融资“三箭齐发”,供需两端开始全面发力,就是有力证据。他认为,明年一季度,地产将开始企稳。

14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指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提及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

陈文静认为,房地产市场经历2022年的深度调整后,当前购房者置业情绪、企业端市场信心均尚未扭转,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目标下,提振供需两端市场信心仍是当下解决问题的关键。明年房地产企业端和需求端支持政策均有望继续加力。

此番会议明确提出支持住房改善消费。陈文静指出,2022年1-11月,全国各地出台房地产需求端政策接近千条,但更多政策发力在刚需购房群体,2023年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有望进一步强化,特别是核心二线城市,政策优化空间较大,换房链条有望更加畅通。

许小乐也认为,未来预计还会有一些降低首次购房和改善性换房成本、增加信贷支持的政策出台。

其三,重申房住不炒,背后有深意。

“房住不炒”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被首次提出。业内专家认为,此次会议重申“房住不炒”释放明确的信号:楼市调控政策的方向一直是稳定不变的,房地产不可能重回“短期刺激经济”的老路上。今年以来的各项支持性政策是对过去两年执行环节部分过于严厉政策的纠偏,而非调控政策的转向。

从中长期看,会议强调,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李宇嘉指出,2020年以来,国家强调房地产新模式,这一次突出“平稳过渡”意味着行业转型需要把握好节奏,房地产业告别“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势在必行,但这些是要在长期内实现的,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这体现出房地产调控更加注重系统思维,要统筹好短期与长期、增长与转型的关系。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