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18日,今年以来已有67家公司IPO终止(撤回),超过去年同期的43家;24家公司实现首发上市,低于去年同期的56家,发行节奏明显放缓;IPO合计募资203.58亿元,去年同期则为474.59亿元……一组数据,折射出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的效果。
证监会近日发布政策文件,提出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督促拟上市企业树立正确“上市观”,严禁过度融资,势必深刻影响新股发行市场。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包括严禁过度融资、严格上市门槛、提升现场检查比例等举措,将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也将推动IPO市场生态呈现诸多变化。
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
在受访专家看来,对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进行更为严格的把关,会成为未来IPO市场生态一大显著变化。
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需督促拟上市企业树立正确“上市观”。“未来,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过度融资行为将遭受强力阻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说。
需严审“伪科技”、突击冲业绩等问题,对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粉饰包装等行为及时依法严肃追责。安永大中华硬科技行业中心审计主管合伙人汤哲辉表示,新规对A股IPO中的“伪科技”明确说“不”,就是要把有限的资源留给科技创新最需要的地方,让更多真正具有“硬科技”的企业获得资本市场支持。
还需督促“关键少数”增强诚信自律法治意识,完善公司治理。“我们关注到,一些准备筹划上市的公司,内部治理制度不断完备、组织架构不断优化,逐步成为践行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的优秀企业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说。
上市门槛要求更加严格
设置更加严格的上市门槛是严把准入关的重要体现。专家认为,可从督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部分板块上市指标、从严监管未盈利企业上市三方面入手做好这项工作。
首先,应发挥现代企业制度对于规范资本运行的作用,督促企业按照发展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募集资金投向和规模,防范大股东资金占用、公司治理机制空转等问题。赵锡军说,要通过督促企业树立正确“上市观”、中介机构的辅导、监管机构的严格要求,推动企业在进入资本市场之前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以有效的公司治理推动实现长远发展。
其次,应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研究提高上市财务指标,优化板块定位规则,为市场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投资标的。中国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团队负责人杨超说,企业应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板块上市,如此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市场的潜力,也将提高市场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此外,还应从严监管未盈利企业上市。“我们将就未盈利企业的科技成色征求行业相关部门意见,更好统筹支持科技发展和保护投资者利益。”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近日介绍。汤哲辉认为,未来,未盈利企业上市除了需满足“硬科技”属性之外,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将成为发行审核关注的重点。
现场检查比例将大幅提高
围绕严把准入关,未来,IPO市场将实现全链条各环节从严监管,包括大幅提高现场检查比例等。
证监会3月15日发布实施《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规定在检查过程中对撤回上市申请的企业“一查到底”,撤回上市申请不影响检查工作实施,也不影响依法依规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并增加了不提前告知直接开展检查的机制等。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等专家分析,随机抽取现场检查能够形成“面”上的威慑力,问题导向现场检查可以在“点”上发力,查实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线索,有利于防范“带病闯关”,让问题企业不敢申报。记者了解到,证监会将大幅提高现场检查比例,现场检查覆盖率不低于拟上市企业的三分之一。
证监会机构司司长申兵表示,证监会在制度规则上已经明确了对于“一查就撤”要追究到底、责任到人,在日常监管工作中,特别关注撤否率比较高和“业绩变脸”等市场关注的问题,严格落实“申报即担责”,督促保荐机构切实强化内控,履行好核查把关职责。“我们会在现场检查方面强化信息共享、监管执法联动,提升监管合力和效能。”他说。
中信证券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符合条件的A股拟上市企业共396家。其中,沪深主板IPO排队企业数量最多,约占41%。汤哲辉认为,A股IPO阶段性收紧趋势延续,拟上市企业需重新审视中长期发展计划,同时关注并购和重组机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清仓式”分红,募资偿债?两家公司IPO“撤单2024-03-21
- 严把准入关 IPO市场生态迎深刻变革2024-03-19
- 券商释放“解冻”动作 投资者账户冻结资金少了2024-03-15
- 无字可签,保代一时间进入“严重过剩”时代?2024-03-13
- 以“新质”促“高质” 巩固扩大新能源汽车领先优势2024-03-11
- 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