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布蚂蚁第二宗原罪!!
来源:电商新观察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0-12-25

向欲壑难填的资本开战!

 

刚刚,国家透过波澜不惊的表象,将一场金融海啸扼杀于摇篮之中。

 

1.

蚂蚁主动缴械,资本落荒而逃!

 

蚂蚁又一宗“原罪”来了!

最近,在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央行公开表态:互联网存款属于“无照驾驶”,是一种非法金融活动,至少存在八个方面的巨大隐患。

 

互联网存款,正是支付宝近几年炒得最火爆的概念之一。

 

可能有的人还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存款,我来简单解释一下。

 

我们都知道,银行需要开很多线下网点揽储,这既是银行的服务,也是银行的门槛。

 

但是,有了互联网金融平台,一切不一样了。


现在,很多中小银行拿着一张牌照,直接把网点搬到了支付宝、理财通等互金平台上。

 

银行门槛降到了最低。

 

地方银行有牌照,互联网巨头有流量,在这种局面下,上百家中小银行借助巨大流量疯狂扩张,将全国储户存款导向了它们的口袋。

 

金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命脉之一,如果任由资本逐利,那么迟早有一天会被蛀空。

 

央行“非法”两个字一出,打着擦边球的资本立即落荒而逃!

 

12月18日,蚂蚁第一个主动缴械:全面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

紧接着,腾讯理财通、京东金融、百度金融、携程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等十几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同步封死了自己的互联网存款通道。

 

资本“无照驾驶”几年,如今在国家震慑下轰然溃散。


 

2.

国家摁住了一场金融海啸!

 

国家为什么要按停互联网存款?

 

因为它是一颗深水炸弹,威力足以引发一场金融海啸。

 

第一,加剧银行破产风险

 

我们上面说过,国有银行有自己线下网点,去互联网平台揽储的都是地方小银行。

 

它们借助巨头的流量,突破了传统渠道的空间限制,将存款业务伸至全国,轻轻松松就揽到百亿、千亿存款。

 

以某地方银行为例,2018年吸收网络存款300多亿,2020年前3个季度就达到了1000亿,复合增长率100%,高得让人咂舌。

 

地方银行揽储干什么?

 

揽储的最终目的就是放贷,当它们把贷款放出去后,危机来了。

 

互联网存款吸存快,流动更快。说白了,互联网用户都是奔着你的高利息来的,他们看到别家银行利息更高,分分钟就转头人家怀抱了。

 

互联网用户一挤兑,完了,地方银行贷款还没收回来,破产风险几何倍剧增,用专业词汇说就是流动性风险加大。

 

2008年次贷危急,挤兑现象差点压垮美国银行和花旗银行,最后政府兜底才抢回一命。而那些大量违约的中小型银行,就像狂风扫落叶一般消失了。

 

这个教训,当永远铭记。

第二,高息揽储,转嫁风险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要是在路上看到某个陌生小银行,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正眼瞧一眼。

 

但是有了阿里、京东背书,储户就愿意相信了。

 

更何况,这些银行还有另一个大招——高息揽储。

 

为了尽可能揽到更多存款,中小银行们在平台上杀红了眼,疯狂提高利息,直接给出了接近5%的超高年化率,简直吊打很多理财产品。

按理说,储户利息高是天大好事,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收益和风险永远是成正比的。

 

商业银行的本质是什么?是赚钱!

 

所以,它们不得不拿着储户存款投入到高收益高风险的贷款项目中,这样,风险进一步加剧。

 

我们来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2019年,129家城商行由于互联网存款的暴涨,总资产规模增至37.7万亿,净利润合计2548亿元。

 

另一方面,它们的不良贷款余额从1213亿同步猛增至4074亿元——不良贷款竟然净利润还多,一旦不良贷款转为坏帐,利润就会立马由正转负!

 

银行钱收不回来,最终买单的只能是储户。

 

这些地方银行打着“高收益、零风险”的幌子去支付宝上揽储,现在看看它们的风险,真的是零吗?

第三,非法揽存,非法集资

 

在中国,中小银行、地方银行的管理问题一直是笔糊涂账。

 

这是因为,所谓的地方银行,它们的股东除了当地政府,还可能是地方企业。

 

如果管理不善,就会导致资本大鳄控股银行,在互联网非法揽储,甚至是非法集资。

 

这并非没有先例,轰轰烈烈的包商银行破产案就是典型。

 

第四,平台控制国家金融

 

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银行涌入平台,互联网存款玩家越来越“下沉”。

 

比如贵州乌当农商银行、新疆哈密银行、云南曲靖银行、四川自贡银行,除了地级市银行,甚至一些村镇银行、阿猫阿狗银行也加入了战场。

 

截止到目前为止,在互联网平台揽储的银行达到百家之多。

 

一个类淘宝的银行平台诞生了。

 

平台可以驾驭商家,未来也可以驾驭银行,到时候必定又是那一套平台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的惯用伎俩……

 

这就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给国家挖的一个大坑,想想美国的次贷危机,金融海啸绝不是开玩笑的。

 

而平台方自己旱涝保收,因为它抽成的是“科技服务费”,银行破产倒闭,与它何干!

 

 

3.

包商银行,警钟长鸣

 

2020年11月24日,银保监会宣布:同意包商银行进入破产程序!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是继海南发展银行、河北肃宁尚村农信社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三家申请破产的银行。

 

包商银行成立于1998年,在全国16个省市开设了291家营业网点,员工8000多人,客户超过473万。

 

这么大的一家银行,为什么说倒就倒?

 

因为坏账太多太多,借出去的钱收不回了。

 

吸干包商银行的正是“明天系”资本,它控制了包商银行89.7%的股份,创始人XJH(已归案)从里面贷走了1560亿,最后全部成为坏账。

 

这笔天文数字一样的巨款,全部来自473万储户,要不是央行出手兜底,指不定会山崩地裂。

包商银行的案子,多家官媒报道过,大家可以自己去查,下面我来说说官媒没报的内幕。

 

第一,这个包商银行就是最早做互联网存款的银行之一。

 

早在2017年,包商银行率先启动互联网揽存,它在京东金融上的一年期利率高达5%,比银行基准利率足足高出230%。

 

靠着超高的利息,包商银行在京东上吸走了百亿用户存款,最后全部流入了“明天系”的腰包。

 

看看,这就是互联网平台挖的巨坑,储户取不回钱,最后还要国家擦屁股。

 

第二,再给大家看一张私密照:

照片中喝酒的三个人,中间马云大家都知道,左边包商银行与“明天系”实控人XJH,右边某格格老公黄XX。

 

当蚂蚁金服和包商银行走在一起,这里面有多少故事,朋友们自行脑补。

 

像包商银行这种地方银行,借着互联网平台搜刮全国储户,难道只有一家吗?

大家看看这家裕民银行,风险提示1000多条,却仍然挂在互金平台上疯狂揽储,就像一条永远吸不饱血的蚂蟥。

 

如果它一旦破产,就是互联网平台洗不掉的原罪!

 

回想一下,20年前,老百姓热烈支持互联网企业,政府一提监管和规范,我们就挺互联网。

 

现在呢?

 

互联网一片乌烟瘴气,老百姓对它越来越疑惑,越来越不信任。

 

毫无疑问,互联网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我们再也不能用从前的眼光看它了。

最后,给这次央行监管点个赞,资本逐利,但国家永远是咱老百姓的后盾。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