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4个月市值上升1000亿,爱尔眼科身陷医疗纠纷,意外还是必然?
来源:每日人物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1-01-13

摘要:从初上市时市值69亿到1000亿,爱尔眼科用了10年的时间;实现市值2000亿,用了一年;市值3000亿元来得更快,仅用了4个月。毫无疑问,爱尔眼科的商业运作是成功的。但在爱尔眼科创始人陈邦看来,“公司的扩张速度还是有点慢。”

说这话没多久,2020年末,艾芬医生的遭遇让爱尔眼科的陷入一场舆论风波。这只是一场意外,还是急速扩张埋下的隐患?这或许是爱尔眼科接下来需要证明的。

图 / 爱尔眼科医院

借助国家工程扩张

2019年8月,爱尔眼科成功突破1000亿元市值。此时距爱尔眼科成功在A股创业板上市已过去了10年,而当初的市值仅69亿元。上市十年期间,爱尔眼科新增了393家医院和诊所。

一开始,创始人陈邦并不顺利。2002年他收购了濒临倒闭的长沙钢厂职工医院,成立了第一家爱尔眼科医院。第二年在白内障患者扎推的沈阳,又成立一家爱尔眼科医院。因请不到专家,陈邦把70%的资金都砸在了设备上。

不过,这种做法,延续至今成为了爱尔眼科的金字招牌。白内障和准分子激光治疗手术大部分依赖仪器设备,并不需要医生有高年资的经验,因此爱尔眼科有快速扩张的基础。在上市招股说明书中,爱尔眼科称,“目前已在全国12个省(直辖市)设立了19家连锁眼科医院。”

而上市后,爱尔眼科更是搭上国家的防盲治盲政策的东风,一路狂奔。

2009年,卫生部联合多部门启动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国家拨款为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救治。每救治1例贫困白内障患者,中央财政将对其补助手术费用800元。爱尔眼科抓住这个机会。此后,连续3年参与该项目,到2011年爱尔眼科共为13.6万例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复明手术。

免费白内障手术的线下推广,让爱尔眼科在三四线城市,尤其在农村地区迅速打开市场。等到2012年7月底,爱尔眼科公司已营业的连锁医院网点达到42家。

谭军曾在爱尔眼科市场部工作6年,负责义诊的线下宣传和推广。据谭军统计,“多的时候,做完义诊以后,一个村子里会有20多个人去医院做白内障手术。”到2017年,中国内地每9台白内障手术中就有1台是在爱尔眼科旗下医院进行的。

而这也给爱尔眼科带来极大回报。据谭军介绍,2012年,在湖南地区做一台白内障手术,国家给医院拨款2100块左右。而爱尔眼科的白内障手术毛利率,据一份2020年的财报显示,在30%-40%之间。

在此之后,爱尔眼科再接再厉。自2012年起,连续5年承担国家科技部“白内障防治技术国际培训班”项目,为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的眼科人才。2016年10月,爱尔眼科承担国际医疗援助任务,受邀为老挝近1500人进行眼疾诊疗,为200余人成功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

这些国家工程的参与,也成了爱尔眼科在拓展国内市场宣传的背书。更重要的是,另一创始人李力2005年提出的“连锁模式”,经过四五年的完善,在上市后终于得到发挥。该连锁模式的精髓在于:不同级别的医院有着不同的定位,常见的基础疾病在三线城市解决,要求更高的手术可以在二级医院,疑难杂症则可以前往上一级的医院。

不断成熟的网络布局为爱尔眼科带来了大量的客户流量,而这些客户便为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据上市的财报显示,爱尔眼公司在2013年连锁医院网点达到49家,覆盖了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爱尔眼科这一年的门诊量达到201.9万人次,手术量22.3万例。2013年报净利润2.23亿 同比增长22.16%。

图 / 爱尔眼科创始人陈邦

撬动资本的力量

2014年,爱尔眼科再次迎来扩张。“基金并购”成了爱尔眼科高增长的另一个支点。

基金并购的玩法是,爱尔眼科先拿出一部分资金,与其他投资者在体外成立并购基金,之后通过投资或收购医院,扩大规模。这些医院可以使用爱尔的品牌,并且接受爱尔的指导。这些并购基金下的医院将在盈利后注入上市公司。而在基金存续期到期时仍不成熟的医院,则会转入其他的并购基金。

据野村东方证券公司的一份关于爱尔眼科的研究报告,以2014年12月中裕创投、爱尔医院等融资10 亿元组成湖南中裕基金为例,合同为5+2年。爱尔眼科以9800万元拿下该基金9.8%的股份。在整个合伙期间,该基金共孵化了62家医院,其中26家医院已被上市公司收购。到目前为止,平均经营年限为5.5年。

并购基金让爱尔眼科的医院迅速攀升。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爱尔眼科旗下医院由2014年初的49家增加到当年的70余家。

基金并购第一年,就让陈邦尝到了甜头。2014年,爱尔眼科营收24亿,净利润同比增长38.22%。公告称,公司业绩高速增长得益于盈利医院数量的持续增加。

除此,并购基金更是发挥了“小钱撬大钱”的作用。截至2020年10月,爱尔眼科共计成立了8支并购基金,共计建立或收购医院超过300家。在仍处于存续期间的7支基金中,爱尔眼科的投资额不超过17亿元,管理总资产规模却达到74亿元。

同样,国际顶级投资者的引入,也让爱尔眼科进一步打开国际视野,加速全球资源的优化整合。此前2015年至2017年三年间,爱尔眼科完成三家分布在香港、欧洲和美国的眼科医院的收购。

2018年1月,以价值投资见长的高瓴资本斥资10.26亿,通过定增入股,一举成为爱尔眼科第六大股东。目前高瓴资本持有公司1.54%的股份。同时还引入淡马锡,位列第七大股东。这一年度,爱尔眼科市值为626.83亿元。

2019年8月,爱尔眼科成功登顶1000亿元市值,成为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中第一家突破千亿元市值大关的公司。

据财报显示,2019年,爱尔眼科的营业收入由2018年的 80.09 亿元增至 99.90 亿元,同比增长 24.74%。

一年后,爱尔眼科突破了2000亿元市值。市值3000亿元来得更快,仅隔了4个月在2020年末达成。这一年,陈邦以1047.6亿元的身家蝉联湖南首富,高居2020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第28位。

不过,基金并购的使命即将完成,退出舞台。“并购基金内的医院渡过培育期、规范期后,未来的并购将以上市公司为主。”陈邦在2020年5月回答股东提问时说道。2020年,爱尔眼科仅成立了1支并购基金,规模仅有6.2亿,为历年来最低。

截至2020年10月,爱尔眼科在中国各地拥有552 家医院和诊所。其中 71 家为区域城市中心医院,平均每家注册资本超过1000 万元,其余为小型医院或诊所,平均每家注册资本为 50-900 万元。这一年,爱尔眼科医生超过 6000 人,约占全国眼科医生的 25%。

图 / 爱尔眼科在海外收购医院

扩张风险

基金并购带来的高速扩充,但在陈邦看来,“公司的扩张速度还是有点慢。”说这话没多久,在2020年年末艾芬医生的遭遇让爱尔眼科的陷入一场舆论风波。

爱尔眼科在急速的扩张之下,也面临着医护人员资源不足、管理流程欠缺等诸多问题。

这些年,爱尔眼科的主打业务一直是准分子手术(近视手术)、白内障手术等医疗服务业务和视光服务业务(配眼镜)这三个版块,合计贡献了爱尔眼科72%的收入和77%的毛利。

爱尔眼科目前集中在开拓消费类项目,大量眼病治疗需求仍有待满足。一方面,与医护人员资源不足有很大关系。截至2019年末,爱尔眼科拥有硕士1040人,但若分摊到380所医院,硕士学历的医护人员捉襟见肘。

也正因此,爱尔眼科近年来频频与高校合作,成立眼科学院或研究所培养人才。然而这些人才仍集中在白内障和屈光手术这方面。

在实际诊疗过程中,艾芬的眼底病变,对只擅长做白内障手术的医生,可能是容易被忽略的。

爱尔眼科忽视术前后检查流程的问题也被暴露出。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湖北省区总院长邢怡桥医生曾向丁香园承认:“术后,由于艾芬医生挂的是门诊,所以很多记录 HIS 系统里都没有。爱尔集团的调查发现,医生交代了术后要复查这个东西,但是没有记录下来。”

在对这件事的复盘中,杭州眼科医生罗荃建议:“需要通过这样一个的规范化的流程,来规避更多以后类似事件的发生。”

近年来,多家民营医疗集团看似在眼科领域争相圈地,接连上市,实则主打业务狭窄且同质化,多是聚焦在消费性项目上。这点,爱尔眼科尤为明显。三大主营业务包括屈光、视光、白内障手术,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少,主要依赖昂贵的医疗设备和医疗耗材,只要满足资金和资源需求,就能实现大规模复制。正是看中这一点,爱尔眼科才可以通过基金并购进行大规模的扩张。

持有这样观点的并非只有爱尔眼科。据财新网报道,某头部眼科医疗集团创始人表示,国内目前仅视光、屈光、白内障手术等业务市场就已足够大,并直言民营医院开展那些高精尖业务并无必要,“这些(疑难)病病人量很小,投入会很多,风险很高,民营医院不会愿意投入这么多资源,还是应该集中在公立医院(开展) 有些(技术开展)对人员配备、仪器,都有特别要求,就不是民营医院特别合适的东西。”

如今看来,当初爱尔眼科医院避开进入的消费型市场,未来发展空间或有受限。而且增速扩张的医院,如何保证医疗水准也将遭遇到很大的风险。

图 / 艾芬微博截图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统计,2014至2020年,爱尔眼科作为当事人的医疗损害相关案件共计75起,对患者的赔偿金额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其中此次艾芬就诊的武汉爱尔眼科涉及医疗损害的案件共有7件,其中4件以原告撤诉或调解方式结案。其余案件均以武汉爱尔赔偿告终。

此外,黄冈爱尔眼科医院在2019年因聘用不具备独立诊疗资格的执业助理医师独立开展诊疗,被黄冈卫健委做出警告和罚款2.4万的行政处罚。

5月21日,艾芬与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王勇初次接触。之后,在短短五天内,双方就完成了从接触到手术的全过程。而这恰恰埋下了医疗纠纷的伏笔。

1月4日,爱尔眼科公布关于艾芬诊疗过程的核查报告。报告称,经核实,艾芬女士右眼视网膜脱离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这让艾芬无法接受。医疗纠纷迅速发酵,双方各执一词。当天市值蒸发270亿元。

爱尔眼科这次能否涉险过关,仍在观看。不过1月7日,风波下的爱尔眼科的市值出现回升,再次突破3000亿元,达到3190亿元。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