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或不再包赚不赔。
继中自科技后,又有两家企业上市首日出现破发的情形。10月25日,创业板可孚医疗及科创板凯尔达首日上市后不久,即双双低开破发,可孚医疗低开10.89%,凯尔达低开4.9%。
不过,短暂破发后,凯尔达突然猛攻上涨触及临停,截至收盘时,凯尔达股价较发行价上涨了10.76%,惊险守住发行价;可孚医疗收盘价较发行价跌4.43%。
当天,可孚医疗总成交额15.65亿元,换手率为47.96%,而同日凯必达换手率为72.41%,成交额6.23亿元。
未来新股价格或回归理性
公开资料显示,10月25日在创业板上市的新股可孚医疗从事家用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覆盖健康监测、康复辅具、呼吸支持、医疗护理、中医理疗等五大领域。
2018年至2020年,可孚医疗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0.87亿元、14.62亿元、23.7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0.66亿元、1.24亿元和4.24亿元,呈快速增长态势。
招股说明书中显示,2021年1-9月,可孚医疗净利润为3.10亿元,主要原因是2021年国内新冠疫情得到很好地控制,公司业务基本回归正常,非疫情商品将保持快速稳定增长,销售毛利率逐渐回归正常。
总体来看,尽管随着我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但公司前三季度经营业绩仍较为稳定,不存在大幅下滑的情况。
凯尔达则经历了改名风波。号称“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工业焊接技术为技术支撑”的凯尔达,2020年12月提交招股书申报稿时,名称为“杭州凯尔达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到了2021年7月30日注册稿,却更名为“杭州凯尔达焊接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是由于今年7月底,科创板上市委会议意见落实函要求凯尔达评估公司名称与业务实质是否相匹配,如不匹配,做出相应的调整。公司或因此而改名。
不过,在凯尔达的生产经营中,最受关注的是其大额关联交易。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相关报道显示,凯尔达的核心业务之一“焊接机器人”由机器人整机及机器人专用焊接设备构成,其中,机器人整机成本占凯尔达焊接机器人成本的比例高达88%。
最近三年,凯尔达焊接机器人所用机器人整机主要向单一供应商安川集团采购。
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凯尔达对外销售的焊接机器人中使用外购机器人整机的比例分别高达100%、100%和97.21%,其中,向安川集团采购的机器人整机占公司外购机器人整机的采购比例分别为100%、100%、98.97%。
而安川集团的另一个身份,是凯尔达的第二大股东,其通过安川电机(中国)持有凯尔达18.34%的股份。
部分个股首日出现破发情形,在市场人士看来,这有助于新股定价回归理性,能促使新股真正回归价值投资本源。
“未来新股会回归到更加理性的价格,机构担忧的是二级市场承接能力,而低估值是发行成功的最好方式,对于未来市场,个人认为这是好事并非坏事,新股红利期即将结束,市场和IPO企业之间的博弈会更加激烈,市场未来也不再盲目地追捧新股,而是有选择地欢迎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说道。
“询价新规”加速破发?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上述股票都是在“询价新规”落地后发行的新股,且均较原计划金额出现超募,因此部分市场人士猜测“询价新规”的落地,或催化了新股发行估值迅速上移,使得上市涨幅收窄,进而出现破发。
早前,因注册制下的A股市场频频诞生低发行价、低市盈率、低募资额的“三低”新股,询价过程中呈现出的机构“抱团报价”行为引发监管关注。
证监会及沪深交易所先后对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与承销规定中的询价环节进行修订,通过完善高价剔除比例、取消定价突破“四数孰低值”时需延迟发行的要求、加强询价报价行为监管等内容,促进买卖双方均衡博弈,提升发行定价市场化水平。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自9月18日注册制板块承销制度修订正式落地后,已有15只新股完成了询价定价,其中7只新股的发行价格超过了“四值”孰低值(“四值”指剔除最高报价后网下投资者报价的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剔除最高报价后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基金和保险资金报价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
其中,可孚医疗就是其中之一。可孚医疗的发行价为93.09元/股,而“四值”孰低值为93.02元/股,网下有效报价区间为“93.09-110.10”。
在较高的定价之下,可孚医疗最终的发行市盈率为37.15倍,募资总额高达37.236亿元,相当于此前预计募资额10.068亿元的3.7倍。
事实上,自“询价新规”修订后,新股的报价更为分散,有效报价区间也显著拓展,除了可孚医疗外,险些破发的凯尔达和已破发的中自科技,其有效报价区间也进一步扩大到20%-40%。
而在询价制度修订之前,IPO询价入围报价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往往出现仅几分钱的落差,区间宽度不足1%。
同时,中自科技和凯尔达也均出现超募,其中中自科技上市发行价格为70.9元/股,发行市盈率27.94倍,合计融资资金15.25亿元,而此前公司原计划拟募集资金14.60亿元。
凯尔达发行价格47.11元/股,发行市盈率为59.66倍,募集资金9.24亿元,较原计划3.17亿元的募资额超募逾两倍。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询价新规”针对的是“抱团询价”情形,与新股破发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定价规则修改,所针对的并不是低价发行,而是抱团行为。抱团扭曲了市场,并不能真实反映询价机构对新股的看法。定价机制上发行价还是询价机构主导的,询价机构的出价基本决定了最终发行价。出现破发很正常,无风险打新才是不正常的。”王骥跃说道。
盘和林也对记者指出,机构不会盲目地给出高价来匹配政策,询价新规也并非太大的改动,市场对于非热点IPO公司的定价自有市场的判断。
而对于新股首日破发情况的出现,盘和林认为,宏观上看,破发是因为市场扩容后炒作新股的资金流动性稀释,二级市场炒新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资金开始对新股有所取舍。而微观原因在于部分股票发行价格过高,其对照的多是去年静态的市盈率,而若企业最新业绩不达投资人预期,则有可能出现破发的情形。
打新收益率或将下行
随着新股询价、定价渐趋科学与理性,业内人士指出,未来新股打新收益或将迎来一定程度的下滑。
今年以来,打新收益率正在出现明显下滑。
除了首日破发的新股之外,根据记者统计,上市后一年内破发的个股并不在少数。数据显示,截至10月25日,今年已有394家新股上市,其中36家企业当前股价已跌破发行价。
根据华安证券测算,在2亿规模账户、新股全部入围的假设下,以网下A类平均中签率估计,2021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的打新收益分别为140.15万元、156.83万元、235.26万元、269.71万元、203.29万元、618.77万元、386.64万元、336.83万元。而到了2021年9月、10月,打新收益分别仅为186.76万元和21.63万元。
中信证券预计称,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将有所下滑。具体而言,一方面,最高报价剔除比例由“约10%”调整至“约1%”,高价被剔除的可能性降低;另一方面,取消新股发行定价与申购安排、投资风险特别公告次数挂钩的要求,定价突破“四数参考价”的案例增加。
“综合来看,新股整体定价中枢正在上移,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计上市首日涨幅将有所下降,这也将对投资者打新收益带来影响。”中信证券指出。
不过,这一趋势在业内人士看来是正常现象以及注册制下的必然结果。
王骥跃便指出:“之前(打新)一直赚钱,预期高点报价也还能赚;新股迅速破发案例不断增加,报价就会谨慎了,新的IPO公司就会压一下发行价;后续新股不大可能持续破发,但也不会一直高收益。”
德邦证券吴开达团队也分析认为,现行规则下,当且仅当新股临近破发,投资者将重新考虑自己的安全边际,进行报价从而打破搭便车报价策略,博弈再平衡。此时,赚取的一二级价差不再是无风险收益,收益的分配方式不再是入围率高低,轻研究重博弈的定价方式将有待改善,收益分配回归研究能力。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新股不败”神话生变:多只A股上市首日破发 询价新规下打新收益率承压2021-10-26
- 监管层发声: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 合力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2021-10-25
- 打新不再无风险!时隔两年再现新股首日破发,市场人士:或属偶然,但是好事!2021-10-24
- 又有新股上市首日破发 分析师:意料之中!专家:打新不是无风险收益的彩票2021-10-23
- 证监会:注册制改革坚持先增量后存量 先试点再推开 分板块一揽子实施2021-10-22
- 首家提交转板上市 申报材料企业出炉2021-10-21
- 最新推荐
- “新股不败”神话生变:多只A股上市首日破发 询价新规下打新收益率承压
- 监管层发声: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 合力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 打新不再无风险!时隔两年再现新股首日破发,市场人士:或属偶然,但是好事!
- 又有新股上市首日破发 分析师:意料之中!专家:打新不是无风险收益的彩票
- 证监会:注册制改革坚持先增量后存量 先试点再推开 分板块一揽子实施
- 首家提交转板上市 申报材料企业出炉
- 微泰医疗成功登陆香港主板 启明创投迎来年内第11个IPO
- 新股提示:争光股份、华兰股份、成大生物今日申购
- 杨元庆10年薪酬12.6亿引市场关注 联想放言“研发投入三年翻番”待考
- 换电建设标准预计年内发布,多家上市公司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