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派红包”创新高 28家公司现金分红超百亿
来源:证券时报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2-05-06

       年报季落幕,上市公司分红预案随之浮出水面。据统计,2021年全年共有超过3300家公司推出现金分红预案,占全部盈利公司家数的81.67%。2021年末已完成现金分红总额1.55万亿元,创近年新高。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随着上市公司的成长和发展,给予投资者合理的投资回报,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机会,是上市公司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现金分红是实现投资回报的重要形式,更是培育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理念、增强资本市场活力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上市公司分红

  再创新高

  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共有超过3300家公司推出现金分红预案,占全部盈利公司家数的81.67%,2021年末已完成现金分红总额1.55万亿元,创近年新高。其中,分红比例保持在30%以上的公司有2009家,50%以上有900家。同时,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共有503家公司采用集中竞价方式、要约方式实施回购,涉及金额合计约5654.20亿元。

  具体看,沪市主板共有1221家公司推出分红方案,占全部盈利公司家数的84%,现金分红总额接近1.48万亿元,较2020年大幅增长26%。从比例看,七成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科创板共有322家公司推出现金分红方案,占全部盈利公司家数的85%,现金分红总额达到290.44亿元。其中,236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同时,股份回购力度进一步加大,2021年以来已有41家公司发布股份回购方案,涉及金额合计38.82亿元。

  创业板现金分红总额持续增加。2019年、2020年、2021年,创业板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分别达416亿元、517亿元、690亿元。2021年153家创业板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50%,348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30%。

  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有超8成公司发布现金分红方案,拟分红金额达19.5亿元,同比增11.2%,34家公司现金分红率超过40%。

  近年来,随着监管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分红越来越规范,分红积极性提升,资本市场已经连续五年分红数额超过了万亿。董登新表示,凡是按期进行分红的企业,其现金分红金额均较为稳定且连贯性很好,进而使长期持有的投资者从中受益,有助于培养市场长期价值投资理念。近年来,证监会持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现金分红的决策机制和信息披露要求,要求上市公司制定利润分配政策尤其是现金分红政策时应当充分听取中小投资者的意见,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强化市场长期投资理念,让上市公司分红成为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红利的“新渠道”。

  28家公司

  拟现金分红超百亿

  今年的分红公司呈现两个显著变化,一是高比例、大额分红的公司数量在增多,这主要是因为行业结构更趋于稳定等,未来这些行业的高比例分红将延续;二是高股息率的个股越来越吸引投资者,这往往意味着A股的投资价值进一步显现,有望吸引更多增量资金涌入。

  按2021年报中披露的分红预案数额来看,排名前50的上市公司中,工商银行不负“宇宙行”的名号,以1045.34亿元稳居榜首,也唯独这一家公司分红超千亿,此外还有27家公司过百亿,包括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中国平安中国石油等,贵州茅台排第10名。

  其中,银行占据“高分红”的主导,六大行分红总规模达3822亿元。其中,工商银行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93元(含税);建设银行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3.64元(含税);交通银行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3.55元(含税);邮储银行每10股普通股派发人民币2.474元(含税);中国银行每10股派息2.21元(含税);农业银行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68元(含税)。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此前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从中国银行以及几个大型银行来看,大股东确定了30%的分红比例,多年没变,没有特殊情况也不会变,市场也应该有充分信心。

  2021年美的集团营收首次突破3000亿元,再次刷新家电类上市公司营收、净利规模;格力电器也重获增长,全年实现营收1878.7亿元、同比增长11.69%,归母净利润230.6亿元、同比增长4.01%。两家行业龙头企业的“豪爽”分红也受到市场热议。根据公告美的集团拟2021年度每10股分红派现17元;格力电器拟2021年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18.28亿元(含税)。另外,中国神华的100%超高比例分红也超预期。2021年,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2.54元/股(含税),折合分红率为100.4%。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布分配方案的公司中,有497家在年报分配方案中进行了送转,分红且送转的有448家,送转比例居前的有天赐材料奥士康星华反光富瀚微等。

  浙商证券相关分析师指出,2018年政策新规实施以来,由于需要满足的财务条件较为严苛,相关“高送转”方案相对稀缺。不过,历年年报密集披露期间,该类方案仍受到市场关注。就意图来看,不少公司试图通过“高送转”向投资者传递出未来业绩将保持高增长的信号。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