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收紧之后
来源: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3-10-18

“这两个月,IPO项目撤单有点多,更多还是在落实监管的窗口指导。”10月初,券商人士黄芬告诉记者,他认为IPO项目撤单从长远看不会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7月24日至25日,中国证监会在2023年系统年中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统筹好一二级市场动态平衡。”

一个月后,证监会专门就IPO一事向市场表明监管态度。8月27日,证监会称,充分考虑当前市场形势,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围绕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作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等安排。

“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意味着不仅再融资要保持合理节奏,IPO也需保持科学合理节奏。”

根据记者梳理数据统计,7月24日—9月30日,沪深交易所共有50个拟IPO公司撤回或终止注册。其中,创业板最多20家、科创板7家、上证主板13家、深证主板10家。

IPO项目终止背后深层次原因是什么?IPO的大量回撤长远看将给资本市场带来什么影响?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市场机构人士。

部分在审IPO企业撤回

相关统计显示,今年1—8月,证监会核发IPO批文、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和企业首发上市数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34家、33家、34家。IPO融资实现近3000亿元,比2022年同期下降约为30%。

8月27日,证监会作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后,沪深交易所开始出现部分IPO项目终止情况。

8月下旬,国内知名工业互联网企业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树根互联”)IPO终止,其2021年以来亏损均在7亿元以上。IPO终止原因为公司及保荐人主动撤回申请文件。

树根互联原计划募资15亿元,公司实控人为三一集团创始人梁稳根之子梁在中,树根互联于2022年6月就已经递交招股书,时隔一年多后树根互联IPO被终止。

业界解读为,树根互联IPO的终止将打击工业互联平台行业尤其是还在融资的玩家,行业估值体系也将随之调整。

记者登录上交所网站梳理发现,科创板开板以来,截至9月30日,已有220家企业IPO申请变更为终止状态,今年内就有42家企业终止。

IPO撤单引发市场关切,监管层再度就IPO表明态度。9月15日晚,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表示,近期阶段性收紧IPO节奏,是维护市场稳健运行的安排,但不存在IPO和再融资“关闸”的情况,也不存在提高上市门槛的情形。

证监会上述负责人表示:“近期IPO撤回的企业,主要存在控制权稳定性不足、业绩下滑等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问题。”

一位长期从事IPO项目的董秘汪军也向坦言:“好的IPO项目申报进度仍可稳步推进,但是类似医疗、农业等偏民生行业的IPO项目将面临严格审查,所以这些行业IPO项目在申报上需要综合考虑。”

9月22日,江西百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神药业”)撤回上市申请,从招股书和审核问询来看,远高于医药同行的学术推广费占比依然是监管重点关注问题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已经成功过会的IPO也终止了上市申请。近日,上海荣盛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荣盛生物”)主动撤回了科创板IPO申请,其主要从事水痘减毒活疫苗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于2022年12月26日通过上市委会议。

过会以来,荣盛生物一直未提交注册,其间因补充财务资料暂停审核一次,今年6月6 日恢复审核,不承想两个月后却主动终止了 IPO。

自从8月底证监会明确表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以来,Choice数据统计,9月以来,A股仅有18家公司首发上市,首发募集资金逾150亿元,远低于2022年同期水平。

汪军告诉记者:“近期IPO回撤,很多还是政策窗口发挥了作用,放慢了审核节奏,主要目的还是活跃资本市场。”

如何严把IPO审核质量关?

8月下旬,证监会作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等安排后,IPO项目撤单数量小幅增加,这对在审IPO企业和中介机构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IPO收紧后,对券商等中介机构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原来具有赚钱效应的IPO市场急转直下。很多头部券商保荐的IPO项目都有终止情况。”黄芬告诉记者。

梳理上交所和深交所IPO终止项目数据发现,中信证券1—9月份的终止IPO项目达到16个。中信证券保荐的八马茶叶股份有限公司IPO项目,于9月28日最新提交了撤回上市申请。

为进一步督促保荐机构在IPO保荐业务中履职尽责,切实提升执业质量,把好市场“入口关”,沪深交易所7月21日发布《以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的保荐机构执业质量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力促投行提高保荐质量。

IPO中介机构也感受到了监管机构的压力。据报道,今年1—9月IPO项目主动撤回家次同比增长超100%的包括招商证券、安信证券、兴业证券、财通证券、国元证券、中银证券等多家券商。

汪军告诉记者:“IPO终止还是小事,现在中介机构最担心的是因为IPO项目的瑕疵遭到监管机构处罚,这直接导致券商评级扣分以致影响奖金收入。中介机构对自身在保荐IPO项目中的尽职责任提出了严苛要求。”

黄芬透露:“在IPO保荐项目中,除了主板IPO项目不需要跟投外,中介机构必须拿出真金白银跟投其保荐的科创板、创业板等IPO项目。而保荐项目一旦出现问题甚至发行失败,券商中介机构不仅要受到监管处罚,自家投入的真金白银也会缩水,所以券商中介机构在IPO项目质量把关环节还是会尽量尽职尽责,避免踩坑。”

如何严把IPO审核质量关?除了中介机构自身加强IPO项目前期审核把关外,监管机构的现场检查也是提升IPO质量的“利器”。

现场检查重点聚焦发行人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存疑事项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

9月15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试点注册制以来,证监会实施更加严格、透明、审慎的发行上市监管,充分运用多要素校验、审核问询、现场检查等方式加快问题企业出清。

历年来,IPO首发申请的企业面临较为突出的“一查就撤”现象。据统计,2022年,共计34家企业被现场检查抽查,最终13家企业选择终止IPO,抽中后IPO撤回率高达38%。不过,今年上半年,IPO企业被现场检查后“撤回申请材料”情况并不突出。

2023年7月7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了2023年第三批首发申请企业现场检查抽查名单,共有11家IPO企业被抽中,目前还没有企业撤回IPO申请。

汪军表示:“提升IPO的质量,现场检查发挥的威慑作用不可小觑,按照当前的政策风向和窗口指导意见,IPO终止后再申报的企业面临现场检查的概率很大。”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