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稳定、抗风险能力、研发投入,共同构筑中国资产独特吸引力。7月1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搭台,借“境外投资者走进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活动,为境外资本与湾区企业牵线搭桥。
20余家境外主权基金、大型长线资产管理机构的近40位代表深入多家深市上市公司,实地察看智能生产线的高效运转与前沿技术的落地实效,与企业负责人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产业链创新升级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参与活动的境外投资者普遍表示,今年以来中国涌现出一批现象级科技产品,为中国资产估值体系优化提供了新的支撑。
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投资稳定的中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广阔前景。
国际资本聚焦中国资产
当前,国际资本正密切聚焦中国资产,科技进步及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演变正重塑中国资产的估值逻辑。
全球投资管理公司景顺资产管理公司近日发布的《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59%的受访者将中国列为高度或中度优先市场,预计未来五年将增加对中国资产的配置。
摩根资产管理发布的《2025年中全球市场展望》显示,中国资产是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过程中的重要标的之一,下半年或存在结构性行情。
谈及其中原因,中国资产的稳定和可预期成为核心吸引力。
这份“安全感”,一方面来自政策的连贯性与确定性。
正如香港奥恺基金管理集团创始人、投资委员会主席曾晓松所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定力与稳定性提供了可预期的制度环境,科技创新领域政策红利转化的产业动能明晰了科技资产成长逻辑。
富乔鑫资本首席投资官张德懋表示,相较全球其他主要市场资产,中国资产的“抗波动能力”尤为突出。
尤其是在近年全球频繁遭遇地缘冲突、供应链扰动等“黑天鹅”事件时,中国依托完整的产业体系、庞大的内需市场以及政策层面的灵活调控能力,能够有效缓冲外部冲击。
另一方面,这份“安全感”也来自投资标的自身的成长韧性与价值提升——企业在成本管控、股东回报机制等方面不断优化,叠加在科技突破、市场拓展中的积极表现,让中国资产的投资价值更具支撑力。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王涛表示,公司2024年研发费用达9.84亿元,同比增长27.70%,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2.04%。
研发工程师超过2800人,研发人员占比36.87%。截至2024年,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使用的专利1600余项。
硬科技资产受青睐
在曾晓松看来,未来更看好具备“专精特新硬”核心特征的资产。
这类资产既聚焦细分领域实现“专业化”深耕,以技术壁垒构建竞争护城河;又通过“精细化”运营打磨产品与服务,在成本控制、效率提升上形成优势。
更以“特色化”定位避开同质化竞争,在细分市场占据不可替代地位;同时,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将研发投入转化为技术突破与专利成果。
最终落脚于“硬科技”实力,在机器人、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能力。
企业应对:以“稳”为基,以“进”为要
面对国际资本的持续看好与配置力度加码,上市公司既要以“稳”为基守住当下基本盘,更需以“进”为要布局长远竞争力。
从“稳”的层面看,稳健经营是赢得资本信任的前提。
王涛表示,公司“研发+制造+销售”战略多点布局,全球化网络日益完善,产品销售覆盖欧美、印度、巴西、韩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及地区。
并已在印度实现全面本土交付,在泰国建有部分产能,泰国自有厂房已基本完成。
“未来,公司仍以20%至30%的年营收增长为经营目标,重点推进AIDC相关电源、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部件、光储充配套、智能家电等方向。”
从“进”的层面看,筑牢核心竞争力是穿越周期的关键。这意味着企业需以长远眼光洞察行业趋势,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全球化布局等领域持续投入。
例如,面对2025年6月份新能源重卡月度渗透率升至26.03%的机遇,中集车辆推动纯电动头挂列车研发,通过“头挂一体化设计”突破技术壁垒。
针对全球市场周期差异,以“跨洋运营”实现海外收入占比超50%,用全球化布局对冲单一市场风险。
中集车辆首席财务官占锐表示,公司正大力推行“星链计划”与“雄起计划”,促进“三好发展”,积极把握商用车电动化、智能化机遇。
正是这种政策端的确定性、市场端的抗风险能力,以及企业端持续加码研发、夯实核心竞争力所展现的成长韧性,共同构筑起中国资产的独特吸引力。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培育、产业链创新升级的推进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资产有望迎来更多结构性机遇。
其长期配置价值将得到进一步彰显。
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中国资产的“安全感”正成为国际资本穿越周期迷雾的灯塔。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国际资本借道深市调研加码中国资产2025-07-21
- 监管利剑高悬2025-07-18
- 外资机构谋划“加仓”中国资产2025-07-16
- 消费电子产业链加速全球化2025-07-15
- 培育壮大独角兽企业群体2025-07-11
- 资本市场为机器人安上“助推器”?2025-07-09
- 下一篇:监管利剑高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