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5日,重庆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成为2021年A股市场首家银行业IPO企业、首只重庆新股、西部地区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这也是近9个月来,江北区第三家企业上市成功。
至此,江北区的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12家,占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77家)的近1/6,居全市之首。截至2月5日收盘,江北区境内上市企业市值总额超6000亿,约占全市市值的60%。这份不错的“成绩单”,江北区是如何做到的?
江北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市企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培育和推进企业上市,对增强地方经济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8月,为提升全市经济证券化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政府发布了《重庆市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行动计划(2018—2022年)》。目标是:到2022年底,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倍增。
“号令之下,江北区积极展开行动。”该负责人表示,主要思路,是针对很多有条件上市的企业不愿意上市、不会上市,以及多种原因导致的企业办理上市所需相关文件、手续遇阻等实际情况,深化“三送两办一访”行动,为企业上市当好“店小二”,做好“保姆式”服务。
2020年3月,金科智慧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科智慧服务)急需搭建协调平台,打通登陆香港联交所的上市障碍。江北区金融办等多个部门闻讯后,联动为金科智慧服务提供支持,先后向多个外省行政部门进行协调说明,切实解决该公司在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诉求,全力助推其展开上市工作。
金科智慧服务的案例并非个案。近年来,江北区十分重视上市后备企业的储备,不断挖掘有挂牌、上市潜力和意向的优质企业并纳入区拟上市企业库。在此基础上,全力做好对拟上市企业的上市培育、扶持、精细服务工作,在企业改制上市培育期实行专人对接、重点推荐,对其在推进上市过程中的具体难题、卡点,列出问题清单,逐项加以解决。
为提升对企业上市服务的效率,江北区按照企业上市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规程,对企业上市涉及的立项、社保、土地、税收、工商等事项,开辟“绿色通道”,予以优先办理。
针对不少企业不会上市、不愿上市的问题,江北区多次举行企业改制上市政策宣讲,组织辖区企业参加市、区级上市培训会,举办帮助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大型交流活动。仅2019年以来,就先后邀请了境内的上交所、深交所以及新加坡、伦敦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五大境外交易所资深专家,现场为该区企业解读企业上市政策及上市“门道”。
同时,江北区贯彻落实区级改制上市扶持政策。2020年,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大背景下,江北区从企业角度出发,第一时间对金科智慧服务、永固新材、乐众人力3家新增上市、挂牌企业给予“千万级”产业扶持资金。
2020年,江北区再度从体制机制入手,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企业上市——组建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区政府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21个区级部门为成员的推进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由区金融办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的改制上市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全区企业上市工作。同时,江北区为完善政务服务,急企业所需,还采取区金融办、行业主管部门与企业所在街道、园区共同服务的“双轨服务机制”,让上市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2020年5月20日,重庆永固新材在中国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同年11月17日,金科智慧服务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21年2月5日,重庆银行成功登陆A股市场。此外,江北区通过区内培育与市外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使上市公司财信发展回迁江北。
目前,江北区不仅上市企业总数居全市之首,而且还有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重庆OTC挂牌企业累计67家,上市后备企业10余家。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近9个月3家企业成功IPO 江北区是如何做到的2021-02-14
- 新式茶饮“第一股”来了?奈雪宣布赴港上市 这个赛道正迎多家公司IPO2021-02-13
- 面板行业“独角兽”撤回上市申请!公司最新回应来了2021-02-12
- 奈雪的茶来了!新式茶饮第一股冲刺港股 曾火到两天开一家店!两年多亏损超1亿2021-02-12
- 去年来5家银行A股IPO过会 仍有14家在排队2021-02-12
- 柔性屏巨头“实鼠不易” IPO终止审核!高估值引发质疑 真相究竟如何?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