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跨文化教育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高端论坛” 7月26日于线上顺利举办。本次论坛由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澎湃新闻·Sixth Tone、斯普林格自然集团·麦克米伦教育、圣智集团·美国国家地理学习共同协办。论坛直播在线观看达22666人次。
论坛发布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委托知名专家团队完成的两大重要学术研究成果:一是“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教学参考框架”(A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二是“跨文化能力考试”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Test, 缩写为ICT)。这是外教社“十四五”发展规划期间的重要成就。
“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教学参考框架”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发布。该框架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张红玲教授团队研制,运用团队先期开发的大中小学跨文化能力发展一体化理论模型,借鉴教育目标分类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照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和高等教育英语教学指南和质量标准,从学生能力发展视角出发,对大中小学各学段跨文化能力教学的内容目标进行了界定和描述。
参考框架包括认知理解、情感态度和行为技能三个维度,以及外国文化知识、中国文化知识、普遍文化知识、文化意识、国家认同、全球视野、跨文化体认、跨文化对话、跨文化探索九个要素,每个要素按照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进行梯度划分和能力描述。
参考框架的推出填补了我国跨文化能力教学长期缺乏指导大纲的空白,可以为广大外语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切实的参考。同时,参考框架强调跨文化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强调语言教学与跨文化教学相辅相成的关系,强调外语学习者的中国文化身份认同发展,体现了前沿、先进的跨文化教育理念,为外语教育对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和“新文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跨文化能力考试”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孙玉社长、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张红玲主任和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赵蓉晖执行主任共同发布。该考试由华中科技大学彭仁忠教授和武汉理工大学吴卫平教授领衔的教学科研团队研制,基于CAK模型设计开发,考查跨文化交流技能、跨文化认知技能、跨文化态度、跨文化意识、中国文化知识和外国文化知识六个维度。该考试面向全国高校学生及多元文化工作环境中的职场人士,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个部分构成。考试等级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针对不同的考查对象,每个级别的考核要求也不尽相同。考试开发完成后,样卷在全国各地十几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高校中开展过两轮试测,来自数十种专业的3000多名学生参与,取得良好效果。正式考试将于2022年下半年推出。
跨文化能力考试CAK模型的构建和跨文化能力考试的研发,最终形成了理论框架、试题研发设计与检验相结合的系统化跨文化能力测评体系。该体系有助于突破传统自评量表的局限,推动跨文化能力测评独立性、标准化的发展进程,提升跨文化测评工具的可信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为我国跨文化人才甄选与发展提供参考与启示。
两大成果的发布,具有开创性意义,必将为我国外语学科建设、跨文化外语教育、跨文化能力教学与人才培养提供重要参考和助力。
发布仪式之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孙玉作开幕致辞。孙玉指出,跨文化教育不仅是外语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外语教育不可或缺的方法和流派。同时,跨文化教育也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着紧密联系,探讨二者间的相互促进、协同共进机制,是本届论坛的重要议题。
发布仪式后,我国外语教育、中文教育、外事外交、新闻传播、国际组织、文化交流等各界专家和专业人士作了精彩学术报告。
首先发言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报告题目为“知行统筹,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姜锋以“为什么要国际传播”“国际传播现状”“对谁传播”“传播什么”“怎么传播”“谁来传播”“传播结果”等七个重要问题为发端,以全球化格局和逆全球化态势为观测点,凭借厚重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履职经验,指明了从“知行统筹”到“知行合一”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路径。
接下来,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教授作题为“拓宽国际视野,厚植家国情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例”的主旨报告。孙教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为宏阔时代背景和学术语境,从外语教学和大国外交的关系命题出发,紧扣“外语能力”“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三个关键词,巧妙回答了 “培养什么样的国际复合型人才”与“怎样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两个重要问题。
第三位发言嘉宾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张红玲教授。张教授从研制首席专家的角度,对“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教学参考框架”进行了专业解读,阐释了框架研制的迫切性、跨学科理论奠基、研究方法与研发过程,并详细介绍了参考框架的三个维度和九个要素。
随后,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教授作题为“从全球化新发展趋势看跨文化教育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报告。王教授首先总结了目前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特征,即数字化趋势、区域化趋势和慢球化趋势;其次,探讨了跨文化教育的发展理念与正在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王教授指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让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得到更多的国际理解与支持,具有重要意义,而跨文化教育,正是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有效方式。最后,王教授简单介绍了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所主导或参与过的部分重要国际会议或交流活动。
下午首场主旨报告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名誉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潘文国教授开场,报告题目是“跨文化交流能力再认识”。潘教授首先对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流的概念做了厘定,并引导大家重新认识跨文化交流能力。潘教授指出,外语专业八大方向、六大知识、九大能力的核心就是跨文化交流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终极能力。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中文、外文是跨文化交流这座桥梁的两个支点,每一个支点都要坚固、都要牢靠。只有中文、外文俱佳才有可能将语言能力转换成跨文化交流能力,才能跨越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潘教授进而对外语类专业提出了“中文”“外文”的四个层次要求,只有达到了这四个层面的要求,才有可能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进而知道“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潘教授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大关系,特别提出工具性抑或语言能力是外语专业的立身之本,人文性依附于工具性,人文性不是外语专业的强项。这一观点与目前外语学科要回归人文学科属性的观点相比,可谓洪钟大吕,异峰矗立,值得我们深思。
接下来发言的是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蓉晖教授,题目为“从国际理解到国际胜任——兼谈外语教育的社会功能”。赵教授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首先对“国际理解”和“国际胜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国际胜任是国际理解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从态度、知识、沟通、协作等方面予以实现。新时代外语教育肩负着新的重大历史使命,即通过语言教育培养国际理解能力,进而形成国际胜任力,以达成良性的全球治理目标。赵教授的发言超脱于单一的语言视角,将语言教育纳入了多学科视野和社会生活的大背景当中。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执行院长李正仁教授的发言题目为“Let’s Go Join the UN”。李正仁从联合国组成机构、薪资体系、招聘地域分布要求入手,介绍了不同国家职员在联合国的任职情况,指出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任职人员数量远远不足,联合国中存在巨大职位空缺。李教授指出,对外传播中国形象,首先要用对方能理解的方式去表达,才能易于对方接受。李正仁还介绍了联合国招聘中注重的三大核心价值观、八大核心能力和六大管理能力,并为如何申请联合国职位提供了指导。
澎湃新闻•Sixth Tone总编辑吴挺带来题为“英文新媒体Sixth Tone的跨文化实践和创新”的主旨报告。吴挺以一个个独特具体的案例和视角,讲述了Sixth Tone如何通过小而美的平凡、真实、特写、感人的故事在西方媒体和社会获得了关注和认可。其运用差异化、错位化的运营理念和策略,对目标受众进行了精准捕捉和画像,并以西方群众能够接受的叙事方式去讲述真实、立体、生动的中国故事。Sixth Tone的成功对我国在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方面的工作具有启发和借鉴价值,为有效向世界传播和介绍不一样的中国开辟了新的道路。
华中科技大学彭仁忠教授详细介绍了“跨文化能力考试”的研发背景、理论基础、模型建构、考试体系和考试质量分析等方面。考试基于彭教授团队研发的跨文化能力CAK模型,包含跨文化交流技能、跨文化认知技能、跨文化态度、跨文化意识、中国文化知识和外国文化知识六大维度。彭教授利用充分的研究数据展示了该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论坛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叶青作闭幕总结。叶青对各位专家表示了衷心感谢,并对各位专家的报告做了简要概述。叶青表示,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需要建设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其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关键之一。广大外语教师在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力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做到知行合一,会大有可为。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首届中国跨文化教育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高端论坛成功举办2022-07-28
- 人工智能何以促进未来教育发展2022-07-27
- 夯实教育基础 赋能乡村振兴2022-07-26
- 英孚教育经营不善要退费?最新回应:系诈骗2022-07-25
- 教育部:严厉打击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等突出问题2022-07-22
- 教育部: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重点帮扶2022-07-21
- 下一篇:人工智能何以促进未来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