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CPI同比下降0.4%,核心CPI连续4个月回升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赵青 2025-09-11

经济数据的背后,是国内消费市场正在经历的复杂转变:食品价格拖累整体指数,但服务消费和核心通胀的稳步上升揭示了内在动能的悄然复苏。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4%,环比持平。

这已是CPI连续第二个月同比下降,主要受到食品价格下降4.3%的拖累。尽管如此,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连续第4个月扩大,显示国内消费需求正在持续恢复。

数据解读:食品拖累VS核心通胀回升

8月份CPI呈现“食品弱、服务强”的特点。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3%,成为拖累整体CPI的主要因素。

非食品价格保持稳定,同比上涨0.5%。消费品价格下降1.0%,而服务价格则上涨0.6%,显示服务消费需求持续回暖。

核心CPI的持续回升表明国内消费需求正在积蓄力量。核心CPI衡量的是排除食品和能源等波动较大因素后的通胀水平,能更好反映国内真正的消费需求状况。

PPI改善:环比由降转平,同比降幅收窄

工业领域也传来好消息。8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9%,但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

更积极的信号是,PPI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结束了连续8个月的下行态势。这表明工业生产需求和价格环境正在改善。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0%,环比持平。PPI与CPI之间的剪刀差在缩小,表明工业企业的利润压力可能得到一定缓解。

政策应对: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宏观调控政策正在加大力度。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下一步将“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指出,要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更好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政策着力点将放在“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上,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统筹推动物价水平合理回升、社会就业大局稳定与经济增长,稳住经济基本盘。

内需潜力:消费扩大与投资优化并进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应该看到,我国消费扩大、投资结构优化的总体态势没有变”。

李超分析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实物消费国,但人均实物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比较大提升空间,服务消费发展潜力巨大。

投资方面,1至7月,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等高端行业投资分别增长33.9%、16%、32.8%,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未来展望:通胀有望逐步回升

随着国内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和内需潜力不断挖掘,多位专家预计我国通胀水平有望逐步回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下半年要“统筹推动物价水平合理回升”。这表明政策层面已经关注到物价低迷的问题,并将采取相应措施。

消费促进政策正在加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将继续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落实落细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激发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力。

服务业复苏势头良好。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服务性消费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达45.5%。

PPI降幅收窄、环比由降转平,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

制造业投资增长33.9%,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8%。核心CPI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

这些数据指标共同绘就了中国经济复苏的新轨迹。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