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快递高峰见证行业韧性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赵青团队 2025-11-13

国家邮政局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在1021日至1111日的“双11”周期内,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达到139.38亿件,日均揽收量达6.34亿件,约为日常业务量的1.18倍。这一规模不仅反映出消费市场的活跃度,也凸显出快递业对消费升级和经济运行的坚实支撑。

 

作为第十六个快递业务旺季,今年的“双11”呈现出持续时间长、业务量庞大的特点,服务网络持续面临压力。据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旺季期间单日业务量峰值达到7.77亿件,再次刷新行业单日业务量纪录,展现出中国快递网络在极端压力下的运行韧性。

 

协同机制优化,区域覆盖深化

 

在应对业务高峰的过程中,行业协同水平显著增强。电商平台与快递企业之间的联动更为紧密:淘宝天猫持续推广“西部地区大件家装集运”模式,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五省区的包邮商家单量实现30%的同比增长;抖音电商则推出“大促物流保障”机制,助力重点商家提升履约效率。邮政快递业通过强化与电商平台的信息协同,优化处理流程,保障了旺季运行的平稳有序。

 

智能技术赋能,末端效率提升

 

智能化成为今年“双11”物流体系的突出亮点。中通快递投入近3000台无人配送车,实现日均运送包裹超20万件;圆通通过自研AI系统,使高峰期的配送时效同比提升3.2%。随着主要快递企业广泛推广无人设备和升级信息系统,末端服务的保障能力得到实质性增强。

 

绿色实践加速,减排成效显著

 

绿色化转型也在业务旺季中加快推进。顺丰通过构建全链条绿色物流体系,在“双11”期间累计减少碳排放近10万吨;京东则全面推广循环纸箱等环保材料,实现减排1.5万吨。各寄递企业联合电商平台,在原发包装、新能源车使用等方面持续推进,展现出行业在绿色发展路径上的积极探索。

 

分析认为,快递业务旺季的运行表现,不仅反映了中国消费市场的活力与潜力,也体现了物流体系在协同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面的持续进步。随着行业服务能力与运营质量的不断提升,快递网络正为构建高效、可持续的现代流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