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落幕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赵青团队 2025-10-31

1027日至30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成功举行。本届年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华通讯社、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主办,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嘉宾深度参与,围绕一系列关键金融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累计达成100余项重要成果。

 

政策方向明晰:聚焦“十五五”规划与“五篇大文章”

 

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在年会期间集中释放了未来一段时期的政策导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明确表示,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提供短、中、长期流动性安排,以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的相对宽松。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提出,将致力于推动构建多元协同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具体包括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融资期限与产业发展匹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旨在强化金融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则透露了资本市场下一步改革举措,包括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并进一步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以促进上市公司的产业整合与做优做强。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强调,将统筹发展与安全,持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着力构建更加便利、开放、安全和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

 

应对时代变革:共议AI赋能与风险防控

 

年会重要活动——以“人工智能时代金融生态变革”为主题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会议,吸引了全部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线下参会,国际金融机构高层云集,参会规格创历届新高。会议深入探讨了数字技术突破性应用与金融高水平开放交汇背景下,孕育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以及面临的算法黑箱、数据跨境安全、新型欺诈等新型风险挑战。

 

北京市副市长孙硕在发言中介绍了北京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四个强化”实践:强化监管协同,夯实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强化法治保障,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环境;强化科技赋能,打造智慧风控北京范式;强化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

 

合作网络拓展:首次设立多个境外分会场

 

本届年会首次设立了5个境外分会场,数量为历年之最,形成了一张高效联动的全球对话网络,进一步提升了论坛的国际影响力。

 

成果丰硕:机构揭牌、协议签署与项目发布

 

年会期间集中揭牌了一批重要机构,签署了多项国际合作备忘录,并推出了一批在金融科技、绿色发展、产业金融等领域的代表性项目与研究报告。法治建设方面,北京金融法院携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分别发布了多项重要成果,夯实金融市场基石。

 

在人才与创新方面,北京市西城区发布了“央地校·伙伴合作计划”。西城区委书记刘东伟表示,该计划旨在通过汇聚科技之力,激活创新引擎,充分发挥央地合作资源优势,共建金融大数据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共同体,助力金融街和“中国数据街”建设。

 

此外,年会还组织了300余家优质企业与百余家投资机构进行深入洽谈,促成了多项实质性合作,有力推动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提升。

 

本届金融街论坛年会通过密集的议题研讨与务实合作对接,为未来金融业的改革、开放、创新与安全指明了方向,贡献了智慧与解决方案。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