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围绕中小投资者一段时期以来的核心关切,系统性地提出了23项针对性措施。该文件作为一份综合性政策文件,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小投资者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
《若干意见》内容广泛,涵盖了加强两融及程序化交易监管、严禁为个别投资者提供特殊便利、压实经营机构保护责任、强化退市环节投资者保护、以及着力解决民事赔偿诉讼中举证难、成本高等现实难题等多个关键领域。
近年来,证监会在投资者保护层面已通过一系列案例实践,展现了监管决心与保护成效。
特别代表人诉讼显威力
在集约化化解纠纷方面,特别代表人诉讼机制正发挥重要作用。针对金通灵多年财务造假行为,中证投服中心于2024年12月获得60名投资者授权,向南京中院申请代表人诉讼,案件随后转为特别代表人诉讼。此案涉及24名被告及约5万名投资者,目前正有序推进,该公司已发布预重整债权申报公告。同样,美尚生态财务造假案也适用了特别代表人诉讼程序,深圳中院于2025年5月裁定33324名投资者为适格原告,庭审工作正在进行。
投资者保护机构主动作为
投资者保护机构的功能作用日益凸显。在“太安退”案中,控股股东曾占用资金4.6亿元。中证投服中心于2024年9月提起股东代位诉讼,至2025年4月,资金占用方全额偿还本息合计5.72亿元。此案以诉中调解结案,成为“零成本”全额追回被占资金的标志性案例。在*ST信通资金占用案中,经中证投服中心发函督促及媒体关注,控股股东最终全额偿付5.68亿元。此外,针对王某某操纵市场案,中证投服中心支持投资者提起诉讼,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损失测算,最终法院一审判决赔偿约66万元,成为首例“支持诉讼+损失测算”的操纵市场赔偿案。
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创新
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例如,针对某创业板公司财报虚假记载问题,浙江证券业协会协同司法机关创新采用“司法示范调解+平行案件协会集中调解”模式,成功调解386起纠纷,涉及金额3073.23万元。在某私募基金代销纠纷中,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运用“示范调解+仲裁确认”机制,先行调解10件示范案件,最终帮助97名投资者获得近3亿元赔偿,成为首例运用该机制成功化解的私募基金群体性纠纷。
“零容忍”执法持续震慑
在打击违法行为方面,证监会持续强化“零容忍”执法。越博动力财务造假案中,配合造假的于某、贺某首次被证监会同步追究责任,拟分别处以200万和300万元罚款。东旭光电、东旭蓝天欺诈发行及巨额财务造假案中,地方证监局对43名责任主体开出17亿元罚单,并对19人采取市场禁入措施,展现了严厉打击的决心。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强调,《若干意见》聚焦于强化发行上市、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营造更公平的交易环境,提升行业机构服务水平及推进纠纷多元化解等核心关切。他表示,下一步将强化“零容忍”执法震慑,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打,同时加强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监测,健全长效化稳市机制,坚决防范市场大幅波动,持续增强投资者的信任与信心。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证监会发布投资者保护新规2025-10-28
- 国有资产“家底”更实 科技创新动能更足2025-10-27
- 前三季度我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7.2%2025-10-24
- 数字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5-10-23
- 多地发力培育科技型企业2025-10-22
-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半年翻番2025-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