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行披露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元,同比多增456亿元。从货币供应看,11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2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2.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1.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个和6.5个百分点。
另外,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3.2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期受信用债违约冲击影响,企业债券融资有所减少。数据显示,11月企业债券净融资862亿元,同比少2468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近期信用债违约事件对市场形成了一定冲击,流动性分层导致信用资质较弱的民营企业、中小金融机构压力有所增加。“临近年末,市场资金需求较为旺盛,预计央行将继续通过加大逆回购和MLF操作力度,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跨年资金需求。”
信贷扩张拐点已现
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元,同比多增456亿元。
分部门看,我国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534亿元,其中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5049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7812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3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887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0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042亿元。
另外,1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7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11月份我国人民币存款增加2.1万亿元,同比多增7933亿元。
中金固收研报指出,整体来看,11月信贷支撑主要依靠企业中长期贷款和居民端投放,消费链条复苏延续,出口等推动制造业贷款需求仍偏强。信贷增速本月继续放缓至12.8%。后续来看,紧货币向紧信贷过渡仍将延续,12月信贷增速可能会进一步小幅回落。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则表示,当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规模均明显收缩,除受年末信贷额度制约外,也与近期商品房销售边际降温态势相一致。“整体看,11月末贷款余额增速连续第二个月小幅放缓,进一步确认本轮信贷扩张拐点已现。”王青补充道。
对于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仍有多增,但同比增量也在下滑。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产能利用率仍处高位,资本性开支相关融资需求仍存;近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有所上行,信贷条件有收紧迹象,令信贷改善幅度下滑;11月并非政府性基金支出大月,基建投资带动的信贷或减少;银行在负债端来源相对受限的情况下更倾向投放中长期信贷。
经济活力回升
在货币供应方面,11月末,M2余额2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2.5个百分点;M1余额61.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个和6.5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当月净投放现金557亿元。
相比于上一个月,M1、M2同比增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中信期货研报认为,11月M1增速回升,主要因为经济的修复使得居民收入和企业盈利增加,相关活期存款也趋于增加。M1增速的回升从侧面印证了经济的活力。
同时,“M2表现超预期,显示国内货币信贷环境保持宽松格局,这与央行呵护中长期流动性、我国外贸表现整体超预期与人民币升值、国内经济活动度上升、货币派生能力增强等因素有关。从M1、M0同比增速均好于预期来看,显示国内消费、投资活动度明显提升。”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称。
值得关注的是,M1M2“剪刀差”从今年5月开始持续收窄,到11月降至0.7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王青表示,12月新增信贷、社融规模将略有下降,这将确保年内新增信贷总量控制在20万亿以内,新增社融达到35万亿左右,均比上年明显多增。不过,在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带动下,年末宽信用将持续处于“退潮期”,压降房地产相关融资、支持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结构性特征将进一步显现。
- 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 企业债净融资同比减少2468亿2020-12-13
- 都市圈、夜经济、高端芯片 多地“十四五”建议出炉2020-12-12
-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2020-12-11
- 多项金融数据回暖 着力“输血”实体特征凸显2020-12-11
- 7年,五次扩围 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先行探路新发展格局2020-12-11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