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坚定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要建设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推进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在近日举行的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常委围绕“统筹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协商议政、建言献策。
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为31.4万亿元,占GDP比重达27.4%。全国政协常委斯泽夫认为,以制造业节能降碳为重点,建设绿色产业体系、绿色研发体系和绿色制造体系,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方向。他建议,加快推动制造业两化融合,加快装备智能化,加快产业生态化;兴建绿色工厂,实施绿色工厂改造;打造绿色供应链,倡导绿色采购。
“减排要促进高耗能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在全国政协常委葛红林看来,一方面要重视高耗能产业的再优化,另一方面要重视高耗能产业的跨界融合,通过工艺流程的相嵌性、相融性再造,实现能源消耗的最优化配置。
农业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能够创造碳汇的领域。全国政协常委张桃林提出,农业发展进入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需协同推进构建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要加快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张桃林建议,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行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电占全社会发电量约60%。全国政协常委黄润秋认为,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要一手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一手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
“加快构建新时代能源体系,应先行推动非化石清洁能源跨越式发展。”全国政协常委李朋德建议,统筹和加快推进清洁能源的建设、调控、外输、储能、消纳等工作。例如,在顶层设计上,加快建设西北大规模风光电基地,推动中东部风光电分布式就近开发以及海上风电集群;在调控方面,发展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非化石清洁能源电力智能调控。
“应深化电力市场体制改革,构建适应高比例消纳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体制,为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夯实机制基础。”全国政协常委蒋作君认为,应加快建立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容量补偿机制,尽快建立适应新能源发电特征的超短期日内电力交易市场。
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的支撑保障,特别要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打好减排降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认为,促进绿色科技创新,需优化创新环境,改善提升创新生态,包括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建立健全相关市场机制等。此外,还应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完善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
发展绿色金融方面,全国政协常委胡晓炼提出了具体建议,一方面要在经济发展增量上坚决遏制盲目发展“两高”项目。另一方面,要在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上加强系统协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底线,适当提升创新风险容忍度。
多位全国政协常委提出,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需激发多类主体活力。全国政协常委南存辉表示,既要发挥央企国企规模大、信誉等级高、资金成本低等优势的“压舱石”作用,又要发挥民企机制灵活、创新力强、决策高效等优势的“鲇鱼效应”,为民营企业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风光基地开发建设等,共同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坚定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2022-06-27
- 从“麒麟电池”看动力电池结构演化趋势2022-06-24
- 银行股面临反弹机遇 疫情改善是关键突破口2022-06-23
- 本轮复工复产的实现与2020年有何差异?2022-06-22
- 5月LPR下行效果明显且持续 预计6月信贷多增2022-06-21
- 行业正处底部位置 关注新能源电池技术迭代202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