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关注和讨论最多的话题,应该是关于“十四五”规划。这个话题里面,讨论最多的,而且还有一点争议的,是我们最新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正式提出来,在国内国际循环里面,我们以国内循环为主。我们继续强调国内国际的结合,但是以国内循环为主。这是根据目前的整个国际形势做出的一个研判。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涵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大家真地争论得比较多,我理解新发展格局有5个核心的内容。
未来会继续开放,但是开放的最终目的是围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我们明确提出来,会继续强调扩大出口,强调对外投资,但不再是为了开放而开放,扩大对外出口、对外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大家知道,目前国内市场需求,靠我们自己的供给能力难以满足。比如,关键性原材料,我们自己搞不出来,50%多是靠进口的;石油、天然气能源的70%多,我们是靠进口的;信息产业也很难,所谓关键零部件,像芯片,90%都是靠进口。所以我们要对外投资,要扩大出口,要在国际上赚外汇,去买别人的东西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我们不会像过去那样盲目地扩大出口,盲目地对外投资,结果做了那么多外汇,拿了1万多亿美金买了美国的国债。而且,围绕赚的那么多外汇,我们也牺牲掉了国民的环境和资源。接下来,我们不用再这样做了,我们对外开放、投资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够了就行了,所以我们将追求国际收支平衡,不再盲目去赚外汇。这一点很重要。过去我们似乎目标不太明确,现在之所以要开放,是因为把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作为我们的目标,赚外汇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世界产业链来解决自身的供给需求。
这个调整是一个重大调整。
02
开发和提升国内市场,是我们未来的重点
要把开放和提升国内市场,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一个核心内容。怎么来开发、提升国内市场?
国内市场包括两个,一个是投资市场,一个是消费市场。投资最终是为了消费,所以国内市场的最终市场是消费市场,未来我们要开发和提升国内市场的重点是最终市场,也就是消费市场。在最近的讨论中,我们将它分为5大组成部分。
(一)吃穿用
“吃穿用”是以人口为基础,我们14亿人口的最终市场有庞大的需求,尤其明年正式进入小康社会以后,吃穿用要发生重大的档次变化。所以我们提出来:吃出健康,穿出时尚,进一步提高“用”的智能化和现代化。
要吃出健康,背后是多少产业和运作才能支持;穿出时尚,又涉及到多少产业;用的智能化、现代化,同样会带动一系列产业。“用”,核心就是我们讲的“三家”:家电、家具、家居。“三家”现在在中国的开发和提升空间仍然很大。
我看到一位学者的文章,说中国10亿人没用过马桶。我对这个数字开始有怀疑,后来发现这个数据可能是真的。因为最近我到一个省会城市的高铁站,专门看厕所,发现商务座休息室的厕所里没有马桶,我很震惊,就问服务员,残疾人咋办?答的是,回家上不就完了。我来坐高铁怎么回家上厕所?又到一个很著名的北方城市,结果那儿很大的报告厅,厕所里还是没有马桶。如果10亿人没用过马桶,那这方面“用”的档次很低,社会的卫生设备还有很大的空间。比如空调,大家可能会有供大于求以致出现过剩的概念,但我们调研国内市场,发现空调行业两大家,美的、格力,还有排在其后的好几家小企业,都能生存,那就说明有市场空间。调研总监说,魏老师你知道吗?现在养猪都安中央空调,猪的生活也跟人一样要质量。
“吃穿用”的最终市场,实际上中国有庞大的市场需求,要做的是进一步开发和建设。
(二)住与行
住房与出行,最先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需求。我们强调所谓住房不炒,这是一个原则。但是对消费者来讲,房地产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因为进入小康之后,人们“住”不再是简单的居住问题,还要继续提高档次,要走向享受型、舒适型,仍然有重大的市场需求。这次新冠病毒袭来,人们认识到,住房是影响人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房子好的人,宅在家里很幸福。房子差的人很难受,一家人挤在一起,放屁打呼噜都能听见。所以新冠病毒一过,大家争着买好房子,为什么?因为要进入享受型与舒服型的档次。
行,现在小汽车、高铁、飞机,非常便捷。那是不是就没有提升空间了?有文章说,中国10亿人民没坐过飞机,这个数据真实性不知道,但可以说明“行”这方面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小型的飞机,我们要自己制造,背后需要多少财力?而且小汽车、高铁、飞机需要扩大基础设施来支撑,我估计中国人都要坐飞机的话,机场的建设比现在翻几倍都不够。“住与行”这部分最终市场一定是很庞大的,未来有非常庞大的市场需求。
(三)教育与健康
教育与健康是人们进入小康社会之后在持续上升的重要需求。教育的市场需求非常巨大,不仅包括义务教育、非义务教育,还有继续教育,现在最新提出的是终身教育。 一个美国学者告诉我,美国教育很发达,但没法产业化,你们中国的教育只要上手做就可以产业化发展了。我们辅导小学生做作业的APP,一出来就有几亿人次流量。这是因为巨大的市场需求的影响。
健康更是如此,涉及的生物医药、养老,背后有巨大的需求。据学者的一篇文章所讲,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需要500万的护理人员来满足这种需求,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去开发和提升教育与健康这个最终市场。
(四)文化与环境
文化与环境是人进入小康以后在上升的心理领域的重要需求。没有进入小康社会,我们开展的是各类文化活动,小康社会到来了,我们发展的是文化经济。任何国家进入小康以后,文化才能上升至经济形态,因为人富有之后,他的物质享受的支出在减少,更多需要的是精神享受方面的价值,所以文化经济才成为重要的经济平台。现在把文化经济和金融经济、实体经济相提并论,原因就在于它是一个庞大的需求。
通过最近的研究,我们发现文化经济包括5个组成部分。
第一,影视、音乐、戏剧。
第二,收藏、非遗博物馆。
第三,旅游、休闲、娱乐。
第四,文化、出版、体育。大家注意,我们为什么把体育放在文化里面?因为体育并不是简单地与健康有关,在某种意义上,体育满足着人的精神需要。报纸上刊载过一篇文章,写一个省会城市办一场马拉松,净利润达400万。我很奇怪,怎么这么高?后来发现,参加马拉松的人,大多数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在显摆。大家购置了非常好的行头,很贵的,视频录不停,要展示一下自己。这不仅是锻炼身体,更是一种精神愉悦。
第五,传媒、广告、创意。文化经济的这5个组成部分,都将以经济形态产生,而且在未来呈现上升的趋势。
同时,人们对空气、对水、对大江大河,甚至小到小区的环境,都有新的要求。像废水废气、固体垃圾处理,大江大河的生态修复,小区的建设等,需求越来越上升。未来可能有一个很重要的投资方向是环境投资。环境经济将应运而生,和实体经济一样,成为一个新经济形态,而不是简单的环境保护。
(五)人际交往与防风险
人际交往和防风险是人进入小康之后的重要需求。富有之后你就知道更加注重人际交往。满足交往的那些APP,市场都很巨大,我认为它是在满足大家八卦的重要需要。为什么人需要这种交流?投资的人甚至不需要知道原因,只要知道,凡是与人交往相关的这些需求产业都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另外,防风险必不可少。尤其是这次新冠疫情之后,人更加关注和思考自己的风险。今年的新冠疫情改变了很多东西,包括精神理论都出来了。过去经济学认为人类行为有两个,一是消费,二是投资。看来这不完全,实际上有三种,消费、投资之外,三是流水。财富不能只用于项目的投资,还有一部分放在那儿随时准备防风险。疫情来了,钱多的人,宅在家里不着急,没什么可怕的,慢慢来;没有钱的话,就急着赶快上班,因为没有钱用了,可能个人就会破产。那为什么要把钱全部用于销售和投资?防风险的需求将越来越强化。
我估计未来的保险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保险的核心不是投资,不是理财,是防风险。
这5大类的市场,完全能吸纳中国的供给能力。所以,开发和提升国内市场,将作为新发展格局最重要的任务。建议大家要关注这个概念。既然我们重点转向了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的构成和未来的空间在哪里,就需要企业家的思考和研究。
03
尽快补中国经济的短板
如果我们不尽快补中国经济短板的话,可能未来的发展会受到严重影响。过去我们靠世界产业链来获得所需要的东西,这次新冠疫情之后,中美关系恶化,美国打破世界产业链,这一下我们的短板充分地显现出来,我们才清楚地看到了。有5条短板很明显。
(一)高端发动机技术不行
发动机带上高端两字,大到航空发动机,小到呼吸机发动机,我们都做得不好。这次新冠疫情,中国是生产呼吸机最多的国家,但最后没赚多少钱,因为关键零部件我们搞不出来,得买别人的。生产量那么多,我们盈利并不高,因为高端发动机的技术我们没掌握。这是个重大问题。
(二)材料不行
好多材料我们搞不出来,关键性材料的50%都是靠进口,大到飞机轮胎、轴承钢,小到手机触摸屏,我们都拿不出来。我们现在造大飞机的重要零部件,比如起落架,在飞机里面占的比重很高,但是起落架的平台、起落架的轴承钢,我们都搞不出来。现在成了一大短板。
最近日本韩国干了一场,以日本胜利而告终,为什么?日本这20多年来很注意一个产业的发展——精细化工。精细化工属于材料领域,许多产品是半导体产业原材料。韩国半岛半导体企业很发达,但材料来自于日本人,日韩一对抗,韩国就材料不齐了,产业就濒死了。
所以我们不能随便乱关化工企业。化工属于材料领域,初始的化工企业主要需解决废气排放问题,精细化工主要需解决废水排放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化工企业就能正常生产和发展。有一个地方政府给我们汇报,说地方上多少化工企业都关掉了,我说别都关了,解决污染问题是核心,你都关了我们的材料怎么发展?
(三)数控机床不行
大家知道,现在零部件精细到靠人力已经生产不出来了,要靠数控机床生产,靠数字化来生产。这次我们受攻击,才发现数控机床技术到不了国际水平,导致我们制造质量不行。
(四)药物原料不行
我们生物医药企业,好多药物原料生产不出来。比如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原料,我们做不出来,所以常见病的药物缺原料,生产不出来药品,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五)信息的硬件不行
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这些我们做不好,所以信息硬件的90%都靠进口。华为被美国制裁,搞得我们就很难受。有人问我,美国为什么以国家力量来打击华为?原因很简单,5G不是简单的通信技术,而是人类下一次科技革命的起点。下一轮的科技核心是人工智能,5G是人工智能的核心组成部分,谁掌握了他,谁就能在未来的新的科技革命中占有优势。
那么华为既然都能做引领性的5G技术了,为什么美国国家力量打击华为能打击成呢?因为支持5G的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是卡脖子的技术,一卡我们就很难受。总书记最近强调,对于技术,要知道从哪来到哪去才行。
中美关系恶化之后,我们五大短板暴露无遗,怎么办呢?要尽快补短板,所以我们把经济重点转向国内,核心是要尽快补短板,这对中国下一步迈向现代化将有很大助力。
现在学术研究的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补短板,怎么补呢?要靠技术创新。所以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是“十四五”的灵魂核心,是“十四五”时期最重要的任务。如何来推动?有三件事我们讨论组达成了共识。
第一,增加资金投入。科技创新是资金密集型的活动,没有钱怎么搞创新?所以要加大资金投入。我估计“十四五”规划公布的时候,有些指标就淡化了,增长速度估计不用公布了,但有些指标必须公布,其中有一条是硬指标,科技创新投资在GDP所占据的比例要公布。资金的投向也是一个重大影响因素。
第二,构造物质基础。技术创新不是用嘴吹出来的,要有庞大的物质基础。我们讲的大科学装置,现代化的实验室,科创中心,这些都属于物质基础,没有物质基础怎么搞技术创新?所以我们最近公布了中国要构造四大都市圈:大湾区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成渝都市圈。除了成渝没有正式公布之外,其他三个方案都公布了,方案中的核心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创新。像大湾区要构造华南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浙江在搞浙江实验室体系,阿里巴巴西湖大学、浙大在构造一个庞大的物质基础体系。没有这些物质基础,没法推动基础建设。这就是我们提的新基建,其核心是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构造所谓技术产品的基础设施。
第三,调动人的积极性。要调动科学精英、技术精英的积极性才行,调动的核心内容是让他们要富起来。如果他们都是穷人的话,谁愿意献身科技创新?怎么让他们富有起来?修改知识产权制度。过去知识产权都是国家的,与个人没有关系,现在与个人有关系,所有的参与者和实际控制人要享受知识产权的经济收益,最终造就一批技术富翁。
去年我就讲,中国造富运动经历过三次。一是体制造富。小平同志1992年讲话后,一大拨知识分子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了,享受了体制给予的财富机会。第二是产业造富,房地产产业和信息产业,造就一大批富翁。现在进入第三次造富运动——技术造福。未来我们公布中国富翁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比例——科技类富翁的比例会上升,技术实际控制人占的比例将越来越高。过去穷的原因不是他们不能干,一旦他们作为创造者拥有知识产权,有经济收益,他们就会富裕起来。
我觉得中国新经济形态产生了,所以不能光讲金融经济、实体经济,还要加一个科技经济。这么多科学技术创新要以经济方式运作的,科技经济将像文化经济一样,成为重要经济生态。
04
尽快推进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尽快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的一个指导性的方向。怎么做到高质量发展呢?关键是两项改革。
第一项,经济体制改革。
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发展动力。经济体制改革有三个重点。
第一,混合经济。中国不会走西方那种完全的私有经济,也不会走传统那种单纯的国有经济,而是混合经济。各种经济成本在中国都能获得发展的空间,各种成本都能释放自己的优势发展。所以民营经济不要太紧张,民营经济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税收增长、就业的贡献巨大,我们不可能歧视和打击民间经济,而是进一步推动发展的问题。
第二,市场经济。中国会继续推动和完善市场经济,“十四五”时期,要素市场的建设是重点,整个要素要通过市场来配置,要继续深化市场经济。
第三,法治经济。法治经济是我们未来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今年两会,人大通过了《民法典》,明年1月之后就要实施了。《民法典》的核心是保护人权和产权的。我们要形成一套宪法、刑法、民法的完整体系。最近我们在推动政法委体系的改革,要清除害群之马,为法治经济扫平道路。通过混合经济、市场经济、法治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改革,来释放经济增长活力,让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
目前因为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到位,导致我们的增长仅仅是规模扩张而已,还不是高质量的增长。要真正走向高质量增长,就必须抓住这三个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什么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呢?改革我们的供给体系,使其更加适合于我们的市场需求,那就要调整供给结构、供应结构。怎么调整供应结构?“十四五”期间,希望企业界资本能够大量投向三个重要的产业,以提升我们的供给结构。
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是未来中国供给结构里面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投资,有8个要点: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科创板基本在这8个要点之内,向这类企业加速推动。
最近调研这些要点的相关企业,其中有一个对我启发很大,就是人工智能。未来,人工智能是科技革命的核心,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销售活动,逐渐将人工智能化,所以它是重要的投资方向。人工智能分两部分,一部分叫智慧人工智能。就是人脑要做的它帮你做,你不用动脑子。代替人脑的这种活动就叫智慧人工智能,往往一个APP就解决好多问题了。比如,中国好医生,打开电脑键盘一敲,输入症状,它开一副药给你就好了。中国的智慧人工智能发展非常快,因为智慧人工智能背后是数字经济、速算和大规模的市场数据。每一天,同样的手术全国就几千台,所有数据都能整理出来。我们是速算和数据方面的一个优秀国家,所以智慧人工智能发展非常快。
当然,这也带来别的问题了,金融业就受到很大的影响。人工智能进入金融领域,大家注意到带来了两个变化:一是不太依赖物业,物业开始退出,我购买、出卖自己不动产,不需要物业,一个APP就把好多网点的信息都抓取到了。第二,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一个APP出来,就有人失业了,所以金融企业开始裁员了。金融经济可能会是“十四五”时期受人工智能影响最大的一个产业。
另外一部分人工智能,叫行为人工智能。它代替人的行为,人不用自己做动作,它就做好了。这方面我们进展比较慢,原因就是传感技术不行,背后的原因是材料不行。传感器要用好多轴承钢,我们材料技术达不到这个水平。
所以大家要投资的话,要注意思考清楚,你要投资哪部分人工智能。行为人工智能这方面,我们实际是滞后于日本的;智慧人工智能目前我们发展的比较快。投资于这个方向的话,要认真研究,向哪投很重要,供给侧结构改革只能划一个大致的方向,个案要自己去研究才行。
第二,现代制造业。这是标志中国供给结构水平的很重要的一个产业。我们希望更多的资本投向现代制造业,包括6个要点:大飞机、高铁、数控机床、核电装备、特高压输变电装备、现代船舶和海洋装备制造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要进一步大力发展,在供给结构里面起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
最近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个民营企业问我,这6个要点是不是与我们没有关系了?其实和民营企业都有关系。为什么?现代制造的核心是分工协作,分工协作是和谐之道。像大飞机,600万个零部件,零部件是组装起来的,谁产品能成我就买谁的,谁的好我就买谁的。既然是分工协作,你还不能生产几个零件,进入这个分工协作体系吗?有时一个小小的零部件,就把你引进了大的合作里面。现代制造业未来的产品,是众多的企业合作的结果。我们最近考察企业的时候,不是看你生产什么,而是看你生产能力。山东有一家企业给我们核电装备提供原部件配套的。中铁实际上除了底盘技术不转让,别的零部件都可以转让。所以建立分工协作体系,与大家都有关系。
第三,服务业。希望更多的资本进入服务业。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就业是个大问题。过去几年,就业靠增长速度来解决,增长速度增加一个点,可以提供1000万就业机会。现在不可能了,我们的增长从破8破7破6到未知数,增长速度在往下走,因为我们的盘子越来越大,盘子越大,收入越高,到2035年我们经济总量的涨幅超过美国的时候,每年能增长三个点就不错,因为盘子很大的。那么就业靠什么?得靠发展服务业,所以服务业成为重要的一个经济形态。我认为“服务经济”的概念可以提出来。
“十四五”以后,我估计有4个新的经济领域产生:文化经济、科技经济、服务经济、环境经济,不能光讲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这些产业将快速发展,最近,一般性服务业的需求都增大了。比如房地产方面,大家买房子差不多是1997年以后大面积开始,这些房子现在多少都出现一些问题了,水管的问题,墙面的问题,各种小的问题谁帮你解决?有人做了一个重要的APP平台,你一点击,马上就来人给你看,然后说清多少钱,要做什么。这个平台是一大群农民工在支撑,而且有非常高的技术能力,水管、墙皮这种他们能解决,材料的价格等问题也可以协作商量,提供很好的定制化服务。后来我问,你们工人能赚多少钱?说是一年20多万,收入还可以。所以你研究一下,就这个简单的服务,会形成服务经济,形成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经济形态。所以我希望更多的资本投向服务经济,投向服务业产业。
总体来讲,这次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就是指结构调整,让我们的结构的档次更高一点。现在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增长贡献甚至是下降的,未来的中国经济是六大形态:金融经济、实体经济、文化经济、服务经济、科技经济、环境经济。技术经济、文化经济、服务经济、环境经济的贡献将不断提升,提升的过程就是所谓供给侧结构性调整。
05
进行更高层次的开放,核心是互利共赢
我们的开放将不是一般的开放,是更高层次的开放。什么叫更高层次开放?核心是互利共赢。互利共赢是我们新格局的一个核心内容。国际形势变了,我们的开放,不能光讲自己获得什么利益,也要考虑对方获得什么利益。美国不断地拉小兄弟和我们脱钩。那么,你的开放,如果不能给对方提供利益的话,谁还和你一起玩?所以我们强调互利共赢,只要中国给对方带来利益,他就不能脱钩。
怎么样实现互利共赢?要发挥我们的优势,才能既给别人带来利益,也给我们带来利益,才能实现互利共赢。我们有4大优势。
(一)制造优势
中国是制造大国,只要中国能生产出别人所需要的,既便宜、质量又好的产品,谁也不能和中国脱钩。 最近有的国家喊得最凶,印度就喊得很来劲。10月中旬我去西藏,在日喀则碰到印度的采购商,我问他,你们怎么老喊脱钩?他告诉我,雷声大雨点小,又给我举个例子,一脱钩我们羽毛球比赛都得停,没有羽毛球和拍子了,那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所以中国一定要发挥制造优势,我制造业的优势给你带来利益了,你怎么脱钩?他不可能和中国脱钩。
所以这个优势一定要保证,大家注意,我们国家未来再发展,都不能失去制造优势。美国的教训我们要牢记。美国为什么出问题?美国在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和科技中心的同时,制造悄悄地离开了美国,给美国带来三大问题。
第一,阶层分化越来越厉害。美国中产阶级里面,绝大部分是原来有制造优势的,制造一走之后,他们的收入大幅度减少。高科技企业的极少数人,他们的收入在不断的增长,大部分中产阶级有制造优势,但收入减少,就业困难,所以才出现占领华尔街运动。
第二,年年贸易逆差。制造一旦离开,美国必须进口才能维持生活,贸易逆差成了常态。2019年和我们贸易逆差5000多亿美金,它没有制造,都得买进口,当然就会贸易逆差。
第三,财政赤字。制造业走了以后,中产阶级收入减少、就业困难,作为高收入国家,怎么维系他们的生存?政府就年年借债,年年财政赤字。
美国的教训三句话就能概括了:阶层对立,贸易逆差,财政赤字。中国作为大国不能放弃制造,我们一定要融入老百姓,要继续发挥制造优势。优势发挥出来,才能保证我们未来在这一方面给别人带来利益。
(二)市场优势
我们14亿人口,有4亿多中产阶级,如果按照设想,未来能达到8亿中产阶级的话,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世界市场。那么如果开放市场,让别人的产品和服务在中国才能形成盈利的话,你怎么和我脱钩?
所以中国要发挥市场优势,继续开展实施产品市场、服务市场同时、同步开放。在市场全部开放的条件下,你的产品服务在中国才能实现盈利。我看有的国家最近反华的劲很大,像澳大利亚。如果我们不购买他的煤,他就急了。那2000多万人口就是靠卖资源来生存的,一旦中国是最大买家,不买了他就完了。我们市场很厉害,继续开放市场,千万不要保守,只要你开放市场,利益就连在了一起。德国最近一段时间较友好,因为我们是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背后都是利益,不是意识形态决定一切,而是利益决定一切。中国必须发挥好自己的优势。
(三)服务贸易优势
中国是服务贸易需求最大的国家,世界排名第一。有三笔服务贸易费用我们是世界第一。
第一,留学生费用。这是最大的一笔。中国人非常愿意教育投资,有点钱,就想送孩子出去看一看,学些东西回来。过去北上广深的孩子出国,现在县城的也出国。最近开放了2021年托福考试的时间和地点,没想到开放了三个小时就报满了,报名的大部分是中国人。我问他们,中美关系这么紧张,你们还报名?90后、00后对此无所谓,说我们去改造美国。这个费用极高,你怎么脱钩?
据统计,留学生人均花费165万元在海外学习。一个人学费一年按5万美金来算,三年的话,那些国家会有很大的利润。特朗普出政策收拾我们留学生,我估计很快他就会变。美国许多大学靠我们留学生支持的,中国人在美国是美国最大的一个主体,结果美国一折腾,英国放开了吸引中国留学生的各种信号。10月1号那天我看一个资料,英国今年吸纳中国大学生的数量与2015年相比翻了一番,所以跟我们讨论尽快开通车和航班,让学生来上课。他们很着急,因为这是一笔庞大的费用。美国人有时候讲得很对,美国教育很发达,但没法产业化,只有中国介入才能产业化,原因是我们是提供最大的留学生费用的国家。
第二,出国游费用,中国是世界第一。中国人很开放,有点钱就要出去看。美国比较保守,3亿多人只有1亿多人有护照,他们喜欢在加拿大、墨西哥两个邻居那里转圈,而中国人,有点钱就出去了,满世界去看。上次我去非洲国家,正在登飞机,有人喊魏老师好,吓我一跳,这里居然还有我们的人!澳大利亚反华很厉害,但它的增长里面有0.8个点是留学生和中国出国游贡献的。中国贡献最大的是亚洲三个国家——日本、泰国、韩国。他们旅游收入50%多靠中国的,我们一不去他就麻烦了。最近日本朋友给我打电话,说魏老师,你们经常来日本的时候没有觉得你有必要性,你们一不来,才发现很有必要性。我们这儿的小鹿,以前都是中国游客喂,爱吃的小饼干给摆一车,吃饱就不吃了。现在中国人不来,小鹿满大街找吃的。他问我,你们春节能不能放开?我没吭声,我肯定我们不会放松的。出国游方面,我们给全世界都做出了贡献。
第三,知识产权购买费用,我们是世界第一的,每年40多亿美金。特朗普到处说我们偷他们东西,实际上现在的世界上,我们中国是买知识产权的服务费用最高的国家。你哪个国家技术搞得好,但是不卖给我们就没有意义,只有卖给我们才能盈利,才有意义。这么庞大的服务贸易需求,他怎么和中国脱钩?我们的发展给你带来利益了,对输送的利益就没法脱钩。美国再煽动脱钩也没有用,影响不到其他国家的判断。最近美国国务卿跑到斯里兰卡煽动关系,斯里兰卡的外长就给他碰了个软钉子。只要有利益,都是朋友。所以中国要继续释放服务贸易系统的优势。
(四)历史和地理的优势。
中国在历史地理上有许多优势的。一个简单例子,我们古代有个历史故事叫古丝绸之路,这个故事演变成现在的“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包括世界三大洲两大洋。这次中美关系恶化之后,尤其打贸易战之后,“一带一路”帮我们大忙了,两大市场主体:欧盟和东盟,都在用“一带一路”帮我们大忙。没有跟美国打贸易战之前,我们贸易伙伴排名,第一美国,第二欧盟,第三东盟。一打贸易战,贸易伙伴排名第一欧盟,第二东盟,第三美国。疫情爆发欧洲没控制好,排名又变了,第一东盟,第二欧盟,第三美国。我们第三季度出口非常好,目的地基本是在东盟和欧盟市场。最近印度的纺织品订单也大量流入中国。所以大家不要小看“一带一路”,我们提前5年提出来是有意义的,我们要继续释放这种优势。
有位先生写文章老是说中国古代没有丝绸之路,我觉得很是奇怪。你说你的看法,有没有也无所谓,我们是干具体事的。中国一定要发挥好历史和地理优势,这样给我们带来利益,也给别人带来利益。
我们强调以国内生活为主,不是不开放,是更高层次开放,在我们自己获得利益的同时,给别人带来利益,实现互利共赢。这4大优势我们要充分释放,继续保证中国的发展,力争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总体来讲,“新发展格局”的提法前后有变化,一开始叫国内、国际经济循环相结合,以国内为主,现在把“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又调整这句话前面来了,也就更加注意内部问题的可能性。提法的审慎,说明这个战略调整将是巨大的。调整背景是国内、国际情况的重大变化,所以中国也必须随时变化。
以上是我对“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理解。这5大要点,标志着中国“十四五”时期要做重大战略调整,分享出来供你们参考,或许对企业的战略调整有一些意义。
- 联博集团:债市违约事件会让价格表现更趋成熟2020-11-26
- 刘世锦:2021年GDP可达7% 放款准入、促进竞争要标志性动作2020-11-26
- 李德林:罗永浩交朋友,散户挨镰刀2020-11-25
- 一战赚了1800亿,恐怖的王兴!2020-11-24
- 时间没这么多朋友2020-11-23
- 洪灝展望2021:价值王者归来2020-11-21
- 上一篇:李奇霖:经济恢复得确实不错
- 下一篇:宋志平:如何破解企业成长中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