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归母净利增速14.73% 业绩发布会回应了房地产、息差、分红等问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2-03-29

      3月28日,光大银行召开2021年业绩发布会,光大银行行长付万军率高管层出席,回答了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内的12位记者/分析师提问。付万军表示,2021年光大银行经营业绩再创历史新高、财富管理跨出新步伐、推动战略转型持续提升内涵投资价值。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光大银行总资产为59020.6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95%;贷款余额为33073.0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90%;存款余额为36757.4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61%;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25%、187.02%,较上年末“一减一增”,不良连续“双降”,风险抵御能力不断增强。

  业绩方面,2021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27.51亿元,同比增长7.14%;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为434.07亿元,同比增长14.73%。同时营收结构继续优化,利息净收入为1121.55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73.14亿元,同比增长11.90%,其中资管、代理、托管等绿色中收为108.71亿元,同比增长25.69%,成为中收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2022年,光大银行将继续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在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征程上续力前行,再上新的台阶。”付万军表示。

  今年信贷投放增长目标3700亿,继续实行定价优惠

  据付万军介绍,今年光大银行将继续在信贷资源配置上加大力度,预计今年一般贷款和债券融资增速将分别达到11.5%和15%,通过积极的信贷安排,服务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着力支持制造业、科技创新、普惠小微、民营企业和绿色产业的发展。

  “今年管理层安排了比较积极的增长目标,全年信贷投放增量3700亿。在信贷投放节奏上,我们会靠前安排全年的信贷资产投放,前两个月我行一般贷款增长超过了1000亿元(1041亿元,多增308亿元,增幅42.0%),增量居于可比同业前列(同业增幅3.2%,可比同业第一)。”光大银行副行长、董秘赵陵在发布会上介绍。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光大银行贷款余额为33073.0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78.22亿元,增速为9.90%。从投向上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022亿元,增长1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435亿元,增长46%;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366亿元;普惠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499.81亿元,增长26.72%;全年对普惠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148.95亿元,阶段性延期付息7.16亿元;绿色贷款余额1245.92亿元,较年初增长20.12%,其中清洁能源贷款余额127.21亿元,较年初增长54.03%;涉农贷款余额3901.6亿元。

  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光大银行还加强价格引导,2021年该行对普惠小微贷款给予100-110BP的定价优惠,对中长期制造业贷款给予50-100BP的定价优惠,对绿色贷款给予20BP的FTP减点优惠。

  “今年,将继续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实施差异化FTP优惠政策、贷款定价优惠政策和资本收费优惠政策,扩大对分行的贷款定价转授权力度,调动各级经营机构的积极性。对于普惠小微贷款、中长期制造业贷款、绿色贷款等,我们都将继续实行定价优惠,并进一步扩大定价授权。”付万军表示。

 不良连续“双降”,今年有信心保持平稳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光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13.6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5%,连续两年“双降”;同时,该行关注类贷款率为1.86%,比上年末下降0.29个百分点;逾期贷款率为1.99%,比上年末下降0.16个百分点。

  付万军表示,加强风险管控是财富管理转型的必备条件,光大银行持续加强风险管控,建立从大额授信、信用观察、关注到不良层层递进的风险监测机制;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强化信用卡风险监测和高风险客户清退,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妥善应对房地产业务风险挑战。

  “2021年光大银行处置不良贷款579.69亿元,财富管理银行战略实施以来,对公新增授信不良生成率0.20%;2021年末,零售信贷(不包含信用卡)不良贷款率0.74%,信用卡业务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较年初实现双降。”付万军具体介绍。

  对于今年的资产质量,光大银行副行长杨兵兵表示,202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还是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不过该行对资产质量继续保持平稳是很有信心的。

  杨兵兵介绍,今年光大银行将继续坚定不移防范化解风险,坚持合规经营,重点从几个方面加强全面风险管控:首先,强化前瞻性风险管控能力,一是深化授信行业研究,使信贷政策更加贴近市场、贴近客户;二是大力推动智能风控建设,赋能业务发展;三是完善风险预警强制应对机制,持续优化阳光预警平台提升服务质效;四是建立健全大额授信客户风险监测机制,强化重点客户风险管理力度。

  第二,全面加强合规管理。坚持严问责的主基调,进一步完善问责机制和问责办法,提升内控管理能力。狠抓员工行为管理和警示教育,加强源头防范,推进合规文化和廉洁文化建设。认真落实监管要求,抓好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

  第三,稳妥有序推动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充分审慎计提拨备,持续提升抵御风险能力。

  第四,大力推动风险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同时推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优化升级,全面强化“新三大风险”管理,为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财富管理转型要久久为功,当前处于最吃劲阶段

  财富管理是光大银行差异化发展战略的重点,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财富管理特色及轻型化转型成效明显,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73.14亿元,同比增长11.90%,其中资管、代理、托管等绿色中收为108.71亿元,同比增长25.69%;理财管理规模达10677.0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67%,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达21224.6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68%,公司金融客户融资总量(FPA)突破4.27万亿元,年增量超1500亿元。

  “财富管理转型,是国内很多银行的工作重点和目标,当然这一转型也不是一朝一夕、轻而易举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咬住目标、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目前,光大银行业务转型正处于最吃劲的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候。”付万军称,下一步要加快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发展,努力做大零售AUM和公司FPA规模,提高代理、资管、投行、托管、结算等业务收入贡献,加快轻型化转型步伐。

  光大银行副行长齐晔表示,该行零售业务大财富管理体系下各条线的协同效应与价值贡献不断增强,零售客户总量再创新高,突破1.4亿户,位居股份制商业银行前列;大财富管理收入同比增速达到29%,其中资管中收、代理中收、托管中收分别增长了58%、20%、16%。

  光大银行副行长曲亮则介绍了对公财富管理业务的情况,称该行依托银行对公客户资源、依托集团强大的资产组合能力,为光大理财提供稳定的“投资标的”,也持续为B端、G端和C端客户提供了优质的理财产品,公司金融理财客户较上年增长63%,理财保有规模突破千亿,增长36%,“未来将提升1+N模式项下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链、基础资产链的财富管理供给。”

  “2022年,光大理财继续在几个方面强化能力建设,一是发挥银行理财低波动的产品特性,为投资者更好地进行产品布局和资产配置的产品提供;二是根据不同产品的分配风险预算以及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投资策略,包括交易对冲、多元化配置等形成很好的正反馈;三是进一步提升投研能力,从产研投系统化投资架构出发,打造平台能力;四是做好投资者教育,做好跟投资者的沟通。”光大理财董事长张旭阳表示。

  息差下行是行业普遍压力,将努力稳住

  财报显示,2021年光大银行净利差为2.07%,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净利息收益率为2.16%,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光大银行解释称,主要是该行落实国家减费让利政策,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同比下降0.26个百分点。

  2021年光大银行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为5.11%,同时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为2.22%,下降0.08个百分点。

  “从国家政策层面和这两年的经济面上来讲,整个银行业的息差逐年会有所下降,这可能是所有银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和话题。”付万军表示,对于2022年,总体判断息差下行的压力仍然还是比较大,但是也要看到一些有利的因素,2022年整个息差光大银行力争和去年相比,努力保持稳定,该行有这个信心。

  如何通过优化资产负债业务的组合,努力地稳住息差?付万军介绍,在资产端,一方面加大对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和投放,对公业务是光大银行的“压舱石”,该行要通过对实体经济的服务,通过今年信贷有效投放来稳住基本盘;另一方面,去年以来,包括今年信贷资源配置当中,该行都坚定地要提高零售信贷在整个信贷结构中的占比。“所以在资产结构的摆布当中,一方面是稳住对公金融,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大零售信贷在信贷业务中的占比,通过收入结构组合的优化,稳住资产端收益水平。”

  从负债端来讲,付万军表示,商业银行在市场上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所以负债成本的下降,一方面表现为一定的刚性,但另一方面,央行的货币政策部门也在积极地引导各个商业银行负债率的下行。“必须要练好内功,要在负债业务即存款上实现新的路径,例如如何通过做大FPA的流量沉淀更多资金,如何通过供应链、现金管理、贸易金融等交易银行业务,更多地提高与中小企业的黏性,获取更多的结算资金。”

  赵陵也表示,今年光大银行会大力优化负债结构,着力压降高成本的中长期定期存款,提高低成本的活期存款的占比,推动负债成本的下行,“光大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效率将进一步提升,净息差会逐步企稳,净利息收入也将呈现稳中向好势头。”

  房地产业务总体风险可控,动态审慎计提信贷拨备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光大银行房地产对公贷款余额为1975.03亿元,较2020年末的2244.50亿元有所减少,占该行全部贷款的比例也从13.54%降至11.03%;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5652.96亿元,较2020年末的4924.44亿元有所增加。

  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备受关注,商业银行涉房类业务发展情况如何,风险是否可控,今年以来授信政策是否做了调整?

  杨兵兵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该行始终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在房地产行业准入和集中度管理上,一直都保持审慎的态度。2021年,该行涉房类资产占比,应该是低于可比同业平均水平的,距离监管规定的房地产贷款占比27.5%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20%的这两个上限,也还有一定的空间。

  “从我行房地产贷款组合来看,目前总体风险可控。”杨兵兵称,主要体现为:一是近年来该行坚持“房住不炒”,严格执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要求,房地产贷款规模和占比相对要低于股份制银行平均水平;二是该行严格执行并表统一授信制度,将信贷、投资、理财、代销等业务均纳入统一授信范围,审慎核定客户信用限额,严控单一集团及单一客户的授信集中度,对主要房地产企业的授信规模相对可控;三是在“三道红线”背景下,该行通过前瞻排查及动态预警,有效压降了高杠杆房企授信规模;四是该行房地产贷款的大部分具有较为充足的抵质押担保,风险缓释措施较强。“总的来看,敞口可控,不会对我行资产质量造成重大冲击。”

  杨兵兵同时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遇到的状况,只是长期趋势下的短期波动,预计未来房地产行业会逐步趋稳。该行会积极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积极支持城市更新、合理支持“优质主体+优质项目”的房地产并购,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当然,我们也会进一步观察房地产行业及关联领域的风险演化趋势,密切关注个别高杠杆房企的信用风险的变化情况,动态审慎计提信贷拨备,积极应对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利情况。”

  平均现金分红比例为26.38%,具备较好投资收益保障

  财报显示,2021年光大银行将分红108.60亿元,占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28.13%,2019年、2020年分别为31.97%、32.71%。

  赵陵介绍,光大银行一直注重投资者的价值回报,始终坚持以价值创造为导向,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业绩,来满足股东的投资回报和现金回报。“我们统计了一下,自2010年A股上市以来,我行的现金分红比例,一直处于股份制银行的较高水平,历史上平均的现金分红比例为26.38%,累计的分红金额达到了822.34亿元,累计的投资收益率达到了137%,年复合投资收益率达到了8.2%,应该说,为投资者创造了较好的投资回报。”

  “2021年度,我行拟分配的普通股现金股息占到归属本行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28.13%,留存的收益将继续为普通股股东创造投资回报。据我们了解,这一比例在股份制银行中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目前我行A股的股息率在6%以上,H股的股息率在8%,远高于当前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也远超过一年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应该说,具备较好的投资收益保障。”赵陵表示。

  至于未来光大银行的现金分红比例,赵陵称,在当前外源性资本补充相对受限的情况下,该行首先要夯实业务基础,不断提高盈利能力,更加注重资本节约,大力发展轻资本业务,增强内源性的资本补充能力。“在资本充足率能够满足监管要求和业务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我们将充分考虑投资者的利益,保持分红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力争实现较高的现金分红比例,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回报。”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