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登陆港交所,募资91亿港元成年内最大车企IPO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赵青 2025-09-28

925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9973.HK)正式登陆港交所。此次上市,奇瑞以30.75港元/股的招股价上限定价,发行约2.97亿股H股,募资规模达91.45亿港元,成为2025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奇瑞汽车上市后以34.20港元每股高开,较发行价涨幅11.22%,市值接近2000亿港元。

 

业绩跨越式增长,营收利润双高增速

 

招股书显示,奇瑞汽车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222024年间,公司营收从926.18亿元飙升至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7%。净利润同步实现高质量增长,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57.1%,营收与利润的双高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这种增长势头在2025年持续强化,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90.9%,以领先行业的增速展现出强劲的盈利韧性。

 

新能源业务成核心驱动力

 

业绩爆发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是新能源业务的超预期突破。2024年,奇瑞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激增267.4%。从招股书数据来看,奇瑞新能源车型的比例正在逐步提升。20222024年,奇瑞燃油车收入占比分别为75.9%87.8%69.6%,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分别为13.2%4.9%21.9%。而今年前3个月,奇瑞来自新能源汽车的收入为186.65亿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27.3%

 

技术布局:电动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

 

电动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奇瑞目前的核心增长引擎,也是其未来价值锚点。

 

在电动化领域,奇瑞凭借深耕十余年的“鲲鹏动力”全域技术架构,构建起覆盖混动、纯电、氢能的全路线布局。智能化赛道上,奇瑞以“油电同智”战略打破行业固有逻辑,今年计划实现“猎鹰智驾”系统全系覆盖,通过“技术平权”实现行业突破和实践,这种技术普惠能力正持续转化为市场竞争力。2024年,奇瑞车辆配备辅助驾驶系统的比例达49.6%,较全球平均水平35.6%高出14个百分点。

 

全球化布局构成核心壁垒

 

奇瑞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实现了燃油车与新能源、国内与海外“四赛道”的全面增长。2024年,奇瑞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29%,新能源车增长267%,国内市场增长55%,海外市场增长35%,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企业中唯一达成此成就的品牌。这种均衡增长模式有效抵御单一市场波动风险,形成独特的抗周期能力。

 

2003年起,奇瑞已连续22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冠军,截至20253月末,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销量超1300万辆。2024年海外营收达1008.97亿元,占总收入的37.4%

 

奇瑞坚持“本地化3.0”战略,秉承“In SomewhereFor Somewhere”理念,在全球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如在西班牙建成中国车企首个欧洲量产工厂,拥有1092家海外经销商和数千个经销商网点,实现从产品贸易到标准输出的升级。

 

募资用途体现战略远见

 

根据招股书披露,本次IPO募集资金净额的35%将用于多车型研发以扩大产品组合,25%投入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含10%电动化技术升级与15%智能驾驶研发),20%专项支持海外市场拓展。按计划,2025年将推出60余款新车型和新版本乘用车,覆盖燃油与新能源全品类,为持续增长注入动能。

 

奇瑞的研发体系包括开阳创新开放联合体、瑶光实验室以及分布在全球的研发中心,实现「量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的技术创新循环。截至今年3月底,奇瑞拥有超过1.44万名专业研发人员,占非生产员工数量逾50%

 

重塑中国车企资本市场格局

 

随着奇瑞登陆港交所,将与比亚迪、吉利形成“三巨头”齐聚态势,为投资者提供覆盖不同细分赛道的优质标的。相较于聚焦新能源的比亚迪与侧重国内市场的吉利,奇瑞汽车“全球化+全能源”的双重属性更具稀缺性。叠加其品牌溢价能力提升(2022-2024年公司乘用车平均售价增长33.5%)与持续扩容的产品矩阵,有望在估值上获得全球化成长溢价。

 

对于志在全球的奇瑞而言,此次上市并非终点,而是新一轮竞争的起点。这家以“技术”立身的全球化汽车巨头,正携其独特的“全能源+全球化”优势,在资本市场开启全新篇章。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