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IPO市场暖意渐浓 北交所与科创成长层双轮驱动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赵青团队 2025-11-17

今年以来,A股IPO市场显著回暖,呈现出“受理激增、审核提速”的鲜明特征。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IPO受理企业数量达到195家,较去年同期的35家激增超过400%,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其中,北京证券交易所成为企业申报的主阵地,新增受理数量达122家,同时科创板设立的“科创成长层”也在10月迎来首批企业,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政策市场共振,投行感受业务复苏暖意

市场环境的积极变化已直接传导至中介机构。有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对IPO业务复苏的感受较为明显,投行内部前期立项数量有所增加,部分企业客户对上市的信心显著增强。这一变化是政策、经济、市场与监管多方因素共振的结果。

兴业证券相关人士分析指出,受理量激增既体现了结构性的政策导向,也反映了企业与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为应对市场机遇,该公司正积极进行内部组织架构和流程优化,并加速人才招聘。其投行业务从核心区域与重点行业切入,目前项目储备丰富,与去年相比,一个显著变化是加强了对国际化业务的布局。

国金证券也证实了业务的回暖,前期立项数量呈现明显增长。公司表示,随着业务向“服务新质生产力”转型,相关类型企业的储备显著增加。北交所被其视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重要平台,将持续在该板块加码发力。

北交所审核提速,差异化优势凸显

北交所无疑是本轮IPO市场回暖中的亮点,其审核步伐明显加快,申报热度持续攀升。

兴业证券投行相关负责人阐述了北交所的几大核心优势:首先,其定位服务于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门槛在市值、收入等方面相较于沪深交易所更具包容性,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其次,审核效率高,从注册生效到上市约需40天,时间仅为沪深交易所的一半。此外,北交所持续的制度创新,如直联审核机制、做市商制度等,有效提升了审核效率,畅通了多层次资本市场间的联动。最后,近一年来北交所市场表现活跃,涨幅和交易量均有显著提升,为股东带来了明显的财富增值效应。

科创成长层启航,制度创新注入活水

除北交所外,科创板的制度创新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今年6月,科创板设立“科创成长层”并重启了适用于未盈利企业的第五套上市标准,向更多硬科技企业敞开了大门。10月,首批企业正式被纳入科创成长层。

国金证券相关负责人评价认为,科创成长层的推出是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的重要一步。其意义在于通过分层管理和差异化服务,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流动性、形成清晰的企业成长通道,并最终增强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

国联民生证券则指出,科创成长层是一次“制度创新与风险平衡”的双重探索。它在为未盈利科技企业拓宽融资通道的同时,也通过“U”标识、专项风险揭示等机制保障投资者知情权,体现了市场的包容性与审慎性。这对券商投行提出了更高要求,未盈利企业的估值定价难度加大、潜在的流动性分层风险以及趋严的信息披露要求,均考验着投行的专业能力和风控水平。

投行积极应变,提质扩容进行时

面对市场变化,券商投行正积极调整以把握机遇。国联民生证券的投行业务已进入规模与质量双升的复苏通道,其上半年投行业务收入同比激增214.94%。在人才战略上,公司围绕“产业投行、科技投行、财富投行”方向,重点扩充了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团队,并完成了与民生证券保荐代表人的团队整合,目前保代团队规模已近400人。

总体来看,在政策引导与市场内生动力共同作用下,A股IPO市场生态正在优化。北交所的快速发展和科创板的制度创新,正共同构筑服务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新格局,为资本市场持续注入源头活水。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