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科创属性数字化文化企业上市获政策支持 这些细分领域迎利好
来源:中国证券报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2-05-23

      文化产业数字化迎来重磅利好。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意见》要求,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在文化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呈现等领域,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企业,引领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方向。支持符合科创属性的数字化文化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融资,推进文化数字化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用好产教融合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3月13日,“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被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作为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指导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遵循。

  业内人士指出,本次《意见》的印发,为进一步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提供了有效助力。

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

  对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意见》中明确了阶段目标,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意见》提出了8项重点任务。统筹利用文化领域已建或在建数字化工程和数据库所形成的成果,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夯实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依托现有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广电5G网络和互联互通平台,形成国家文化专网;鼓励多元主体依托国家文化专网,共同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各类文化机构接入国家文化专网,利用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探索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统筹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 《意见》强调,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在文化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呈现等领域,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企业,引领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方向。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强化文化数据要素市场交易监管。

  对于数字化文化产业的发展,《意见》提出了具体支持举措,包括加快文化数字化建设标准研究制定,健全文化资源数据分享动力机制,研究制定扶持文化数字化建设的产业政策,落实和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在文化数字化建设领域布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支持符合科创属性的数字化文化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融资,推进文化数字化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用好产教融合平台。

  发展前景向好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建设。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2020年11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出台《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目的,即“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层面的重视背后,文化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局。当前,一方面是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即文博业、图书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演艺等传统业态,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转型升级。以旅游业为例,借助实景VR技术,人们可以在线参观几百公里外的景点;通过3D虚拟技术,沉浸式领略历史风光;去线下展馆,有机器人给游客提供智慧服务。另一方面,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依托形成的新型文化,包括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短视频。

  文化产业数字化是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集中体现。2021年春节期间,结合了3D和AR技术的古典舞——《唐宫夜宴》爆红网络,播放量超20亿。文化和科技融合,不但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未来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

  业内人士指出,明确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思路和主要任务,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数字文化产品供给,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创造新的消费场景,激发文化消费潜力,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