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优质企业回归A股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赵青 2025-09-04

近日,中国证监会召开“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专家学者座谈会,与会专家普遍提出支持境外优质企业回归A股等具有前瞻性的建议。这一共识不仅契合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正持续深化,境外上市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回归的环境与时机日益成熟。

从政策层面看,我国资本市场已构建起以“1+N”政策体系为核心的支持框架,制度保障不断健全。科创板为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提供上市通道,并购重组规则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持续优化,大幅降低外资准入壁垒。这些政策相互衔接、层层推进,为企业回归铺设了更加包容、稳定、透明的制度路径。

就市场基础而言,A股多层次板块体系日趋完善,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形成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可精准匹配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与此同时,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不断拓宽,耐心资本和战略资本占比提升,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进一步增强。超2.2亿投资者群体逐步树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为企业营造了更健康、更可持续的资本生态。

当前国际金融环境波动加剧,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贸易格局演变叠加,境外资本市场不确定性上升,部分中资企业面临监管复杂性和预期不稳等挑战。而我国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资本市场稳健运行,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正成为全球资本配置的“避风港”和“优选项”。在这一背景下,优质科技型企业回归A股,既有助于降低外部风险,也可借助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加速技术转化与商业落地,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优质企业回归对A股市场也具有多重积极意义:一方面可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提升板块质量,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激活板块活力,引导资源更高效地向高技术、高成长领域集聚。对企业而言,回归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也更利于深耕本土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产业与资本的双重增值。

当然,境外上市企业回归是一项系统工程,仍需监管机构在制度衔接、跨境协调、信息披露等方面持续优化,中介机构不断提升专业服务和定价能力,企业自身也需积极适应国内监管与市场环境,共同保障回归进程平稳有序。

站在“十五五”新起点,推动境外优质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回归A股,既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关键举措,也是增强中国科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需要。随着政策红利与市场优势不断叠加,将有更多优质企业选择回归A股、扎根中国,与国内资本市场共同成长,与中国经济共赢未来。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