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等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自即日起2年内探索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新路径。
9月1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标志着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进入全面试点新阶段。
这项改革试点旨在破除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要素质量逐步提高、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
试点范围与内容
此次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选择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等10个地区开展。
试点地区既涵盖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也包括中西部重要中心城市。
改革试点既涉及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还涉及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这种全面覆盖的试点设计,体现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改革思路。
改革重点任务
试点方案要求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试点中,探索通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详细评价等方式,细化完善低效用地认定标准,采取依法协商收回、协议置换等措施,推动城镇低效用地腾退。
在福厦泉试点,要探索数据要素交易范式,提供数据交易、结算、交付、安全保障等综合配套服务。重庆市试点则要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高标准建设重庆数据中心集群。
政策支持与实施路径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将认真组织实施好改革试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一切从实际出发。
改革将聚焦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畅通要素流通渠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采取分类施策推进改革的方式。
试点围绕深化要素协同配置、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探索新型要素配置方式、优化新业态新领域要素保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目标,因地制宜大胆创新。
数据要素市场化新突破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余英在吹风会上表示,将支持试点地区探索数据流通交易新模式,建立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国家数据局将支持试点地区加强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此举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积累经验。
经济意义与市场影响
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通过试点地区的差别化探索,将逐步优化资源、人才、资金等要素的配置机制,破除要素流动障碍。
这样一来,要素流动更顺畅了,配置效率更高了,整个经济的生产效率也会提升,最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这项改革试点被视为在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过程中,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就像经济体制的"神经末梢激活工程",这些分布在东部、中部、西部的试点地区,正在尝试打破要素流动的障碍。
试点地区将探索建立数据要素交易范式,提供数据交易、结算、交付、安全保障等综合配套服务。这些创新举措将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开辟新路径。
改革成效不仅关乎试点地区的发展,更将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10地要素市场化改革试点启动2025-09-12
- 8月CPI同比下降0.4%,核心CPI连续4个月回升2025-09-11
- 杭州出手了!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冲刺3000亿目标2025-09-10
- 人工智能赋能能源领域2025-09-09
- 中国外汇储备重回3.3万亿美元关口2025-09-08
- 易会满被查:金融反腐深化的重要信号2025-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