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应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1-12-29

南财快评:扩大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应 保障粮食安全

      12月25日至26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2022年“三农”工作,突出强调了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有力保障了14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但也要看到,由于人多地少,面临水地资源约束、农资价格上涨等挑战,我国粮食供求中长期仍是紧平衡态势。

  放眼国际,全球疫情、极端天气等因素使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更严峻挑战。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1年粮食及农业状况》报告指出,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冲击,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购买力下降使得数十亿人的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受损。全球通胀和大宗农产品价格飙涨,低收入国家普遍遭遇严峻挑战,中高收入国家也面临风险。报告估计,如果疫情造成全球收入减少1/3,还将有10亿人陷入饥饿状态。近期Omicron的蔓延,更加剧了粮食供应的不平衡。

  粮食安全必须要立足国内。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必须稳住“三农”基本盘和粮食“压舱石”,以国内粮食稳产保供的稳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在增加和扩大粮食生产上,需要多措并举。

  一要加强产能建设保数量,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要深入实施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牢粮食安全的基础。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要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改善农田设施基础条件,加快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另一方面要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打好种业翻身仗,着力攻克核心种源“卡脖子”技术,自主培育一批突破性的新品种,同时还要加快技术集成创新,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强耕地质量提升和种植结构管控,坚决完成好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任务。

  二要保护生产资源,增加农业投入力度。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耕地资源、水资源、科技水平、粮食政策和资金投入。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粮食发展的基础,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关键。必须严格保护生产资源,增加农业投入力度,以确保水土资源支持粮食生产。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增强法制管理,明确管理责任,避免生态环境污染;实现农业污染的治理现代化,将可利用的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建设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加强检测检验,努力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绿色无公害产业链条。

  三要立足国内粮食生产,开展多边粮食贸易。我国是农业大国,确保粮食安全,进口粮食只是对我国国内生产的补充。我国有必要开展多边粮食贸易,帮助发展中国家利用好耕地,不仅有利于缓解世界粮食危机问题,也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我国要在立足国内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实现立足国内、自给自足和适当利用进出口调剂余缺的有机结合。在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农产品贸易机构,与多个国家签订粮食进口协议,与部分重要产粮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鼓励粮食企业开发国内所有耕地、走出去跨国承包土地,提供直接技术援助,建立稳固的国外粮食供给来源,增加粮食安全系数。

  近期以来,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各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了需求,同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流动性过剩,导致全球通胀蔓延以及大宗农产品价格飙涨,给农产品进口以及国内农产品供应带来风险和挑战,扩大和平衡农产品供给也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稳定农产品供应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稳定农产品供应,要优化生产结构保多样。要通过强化规划引领,实施重要农产品区域布局和生产供给方案,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优化品种结构,重点增加高油高蛋白大豆、饲用玉米和优质水稻,强筋弱筋优质小麦供给,统筹抓好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鱼等重要农副产品生产,扩大油料生产,加快发展肉牛肉羊,持续推进奶业振兴,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稳定农产品供应,还要确保稳定有序,突出“畅通”。为有效应对疫情这一类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造成食物紧缺,农产品市场供应要突出抓好信息畅通、运输畅通和物流畅通。进一步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完善应急调控体系,确保农产品流通有序、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同时,要进一步抓好农产品产销衔接、供需平衡,充分发挥新型流通业态和“互联网”优势,加快构建农产品现代市场流通体系,促进农产品销售。

  (李春顶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贸易系主任,田奥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本文为中国农业大学“世界经济新格局”青年科学家创新团队专栏文章。)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