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疫情和外部冲击等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同时,也会强调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就金融支持绿色转型、绿色信息披露、绿色金融国际合作、货币政策等问题接受了媒体采访。
易纲强调,中国利率形成机制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目前定期存款利率约1%至2%,银行贷款利率约4%至5%,同时债券和股票市场较为有效地运行。考虑到通胀水平,可以看出实际利率水平是相当低的,金融市场得以有效配置资源。
易纲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是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实现就业最大化目标。
易纲说,我国实行的是灵活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汇率制度。与20年前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约25%,对一篮子货币的名义汇率升值约30%,实际汇率升值幅度更高。
“中国的通胀前景较为稳定,CPI同比增长2.1%,PPI同比增长6.4%。保持物价稳定和就业最大化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易纲说,今年以来,受疫情和外部冲击等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同时,也会强调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可以在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和积极作用,对此国际社会已有共识。易纲表示,就货币政策而言,央行首要和最重要的职责是维护价格稳定。但一些央行仍有政策空间,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绿色转型。
为促进绿色转型,人民银行去年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个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均为1.75%,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
据易纲介绍,截至今年5月末,人民银行通过两个工具向相关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资金2100多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超6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中国年碳排放量的0.6%。
易纲表示,为公平高效地实施绿色货币政策工具,在实践中需注意防范“洗绿”、低成本资金套利、绿色项目造假等各类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在设计和实施支持绿色转型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全过程中,均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监管严格到位。
人民银行去年发布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并已指导200余家金融机构试编制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包括环境风险的识别、评估、管理、控制流程,经第三方专业机构核实验证的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及其带动的碳减排规模等信息。“未来将适时推广到全国。”易纲表示。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易纲: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2022-06-28
- 人民币国际化再迈坚实一步,国际清算银行建立,人民币流动性安排2022-06-27
- 人民币国际化迎新进展,应对货币政策收缩风险正当时2022-06-27
- 个人养老金制度启航的66天2022-06-27
- 银行、保险业总资产10年增长158%、238%,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2022-06-24
- 央行密集开出百万级罚单!多家银行涉及反洗钱违规,最高领罚超600万元202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