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扎堆赴港上市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赵青 2025-08-18

医药行业成港股热门赛道
       8月15日,银诺医药-B登陆港股主板,盘中一度暴涨近300%,成为市场焦点。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已有14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在港交所上市,合计募资182.25亿港元,远超2024年全年的11家和44.29亿港元募资额。此外,还有36家医药企业正在排队等待上市,涵盖抗体偶联药物、基因治疗、小分子靶向药等前沿领域。

政策与资本双重助力
       医药企业在港股市场的活跃表现,与政策支持和资本环境改善密切相关。2018年港交所推出的18A章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至今已有77家药企通过该渠道登陆港股。2025年推出的“科企专线”进一步为创新药企提供定制化上市辅导。毕马威华南区资本市场发展主管合伙人姜健成表示,这些制度创新与医药产业发展形成协同效应,巩固了香港作为亚洲生物科技融资枢纽的地位。

市场流动性改善也为医药板块注入活力。万联证券分析师黄婧婧指出,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带动资本回流,南向资金年内流入港股超9000亿港元,生物科技企业因此获得流动性溢价。此外,外资和产业资本积极参与创新药企的基石投资,如拨康视云-B等,进一步推高市场热度。

创新驱动:从“管线数量”到“管线质量”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市场对创新药企的评估标准从“管线数量”转向“管线质量”。基石资本投资部董事余忠表示,具备突破性治疗手段或稀缺技术的企业更受青睐,尤其是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等赛道的企业。

近期上市企业的表现印证了这一趋势。例如,中慧生物-B凭借四价流感疫苗和狂犬病疫苗管线,上市首日大涨157.98%;维立志博-B因肿瘤免疫疗法优势,公开发售阶段获超3000倍超额认购。黄婧婧强调,临床数据优异、全球化布局能力强的企业更容易获得高估值,但研发失败风险仍存,投资者需关注企业的临床转化能力。

行业前景与挑战并存
       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批准创新药43个,同比增长59%,接近2024年全年数量。创新药研发管线已占全球约1/4,临床试验项目超3000个。二级市场上,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达100%,反映市场对行业的乐观预期。

然而,医药研发的高投入和高失败率仍是潜在风险。黄婧婧提醒,若企业临床数据或管线进展不及预期,可能面临估值压力。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医药行业的竞争将更加聚焦核心技术和临床价值,只有真正具备创新实力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

港股医药板块的繁荣是政策、资本与企业创新共振的结果。随着评估标准趋严,行业将加速分化,具备全球化能力和临床优势的企业有望持续获得资本支持,推动中国生物科技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