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IPO市场强势回归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赵青团队 2025-11-06

2025年,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一扫过去三年的低迷阴霾。截至近期,年内IPO募资总额已达到2164.74亿港元,这是自2021年高峰之后,时隔四年再次突破2000亿港元大关。市场表现远超业内预期,且随着后续大量公司排队等候上市,全年募资额正不断逼近2019年至2021年间创下的年度3000亿港元巅峰纪录。

多项数据创下纪录,市场热度空前

与2019-2021年的高光时期相比,2022至2024年香港IPO市场一度陷入低谷,2023年募资规模甚至不足500亿港元。然而,2025年的市场彻底扭转了颓势,不仅IPO总额重登全球榜首,更在多个维度创下惊人纪录。

大型IPO项目接踵而至。除了近期登陆港股的赛力斯,年内已涌现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在内的8家募资额超百亿港元的巨型IPO。其中,宁德时代以410亿港元的募资额,成为截至目前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IPO项目。

打新市场同样火爆异常。蜜雪集团的公开认购金额高达1.77万亿港元,超越快手此前纪录,成为港股新的“冻资王”;而金叶国际集团则获得了约1.14万倍的超额认购,成为港股史上首个“超购万倍”的新股。

更为积极的现象是,新股上市后的表现显著优于往年。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新上市的80家公司,其股价在上市首日、上市后一个月及三个月的平均回报率均远高于前五年的平均水平,显示出投资者信心和市场活跃度的显著提升。

从业者“无休”忙碌,外资兴趣重燃

市场的超预期火热,让一线从业者切身感受到了“甜蜜的负担”。有香港投行人士坦言“没有时间睡觉,没有时间放假,没有休息日”。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也在采访中透露,她在海外与国际投行交流时,对方表现出对香港市场和上市企业的浓厚兴趣,交流时常持续数小时。

市场分析指出,这股热潮与外资的重新关注密不可分。浦银国际首席策略分析师赖烨烨表示,尽管主动型外资尚未形成趋势性回流,但在全球市场波动背景下,资金分散配置的需求上升。加之美联储降息周期重启以及新股显著的赚钱效应,有望吸引更多主动型外资参与港股新股申购。

制度革新吸引企业,中概股回归成新看点

此轮IPO热潮的背后,是港交所近年来持续深化制度改革、提升市场吸引力的努力。从缩短上市审批周期,到优化价格发现机制,再到为特专科技公司开设“科企专线”并提供上市便利,一系列举措为不同类型的企业,尤其是新经济公司,铺设了更顺畅的上市之路。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股热潮有望延续。赖烨烨预计,目前在港交所递交申请及筹备上市的公司近300家,数量已超过2021年峰值,其中包含多家大型A股上市公司及科技、消费领域的明星企业,这将为明年的IPO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中概股回归被视为港股IPO市场重要的潜在增量。在中美博弈持续的背景下,港股市场因其能够满足境外融资、投资者基础等多重需求,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首选地之一。它们的回归,不仅能为市场带来新的优质标的,也更利于其自身的长期战略发展。

瑞银全球投资银行亚太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胡凌寒也持乐观态度,她指出,优质企业供给与外资配置需求已形成正向循环,这将有力支撑香港IPO市场的持续活跃。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