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获悉,银保监会日前印发《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试行)》(下称《办法》),从持股行为、交易行为、责任义务、治理行为等四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大股东行为,强化其责任义务。
大股东的认定标准是什么?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办法》将控股股东和部分需要重点监管的关键少数主要股东一并界定为“大股东”,提出更为严格的监管标准,并主要从持股比例、对金融机构的影响等角度对大股东进行认定。
其中,持股比例标准根据各类银行保险机构的股权结构集中度分为15%、10%两档,国有大行、股份行、民营银行等属于“15%”一档,城商行、农商行等属于“10%”一档,持股超过对应比例的,认定为大股东。同时,实际持股最多的股东也认定为大股东。
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则是以提名董事数量和董事会意见为认定标准。提名董事两名以上的,以及银行保险机构董事会认为对银行保险机构经营管理有控制性影响的,都属于《办法》认定的大股东。
在持股行为方面,《办法》强调,大股东应当以自有资金入股,股权关系真实、透明,进一步规范交叉持股、股权质押等行为;交易行为方面,从大股东角度明确交易的行为规范以及不当关联交易表现形式,要求履行交易管理和配合提供材料等相关义务;责任义务方面,进一步明确大股东在落实监管规定、配合风险处置、信息报送、舆情管控、资本补充、股东权利协商等方面的责任义务;治理行为方面,《办法》明确了大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行为规范,要求支持独立运作,严禁不当干预,支持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规范行使表决权、提名权等股东权利。
大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行为被划出清晰“红线”。《办法》严禁大股东违规通过以下对银行保险机构进行不正当干预或限制:对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决议设置前置批准程序;干预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的正常选聘程序;干预银行保险机构正常经营决策程序;向银行保险机构下达经营计划或指令等。
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全面限制大股东参与公司经营管理。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对大股东在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规定范围内,通过公司治理程序正当行使的股东权利,如按公司法的规定行使知情权、建议和质询权、股东(大)会参会权和表决权等,监管部门均予以支持和鼓励。
实践案例表明,表决权委托是当前股权代持、隐瞒关系等股权乱象的突出表现之一,违规股东往往通过表决权委托,变相转移股东权利、超比例持股。为进一步遏制上述股权乱象,《办法》明确大股东不得委托股东自身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所提名董事和监事以外的人员或接受非关联方、一致行动人的委托参加股东大会。
此外,根据《办法》,大股东质押银行保险机构股权数量超过其持股数量的50%时,大股东及其所提名董事,不得行使在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上的表决权。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银保监会发文加强规范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2021-10-17
- 首批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出炉2021-10-16
- 警惕部分民营银行野蛮生长 引导回归服务实体经济薄弱环节2021-10-15
- 9月金融数据公布 机构解读:居民短期贷款改善释放积极信号2021-10-14
- 数字化助推支付业高质量发展2021-10-13
- 民众购买商业保险的比例仍较低2021-10-12
- 下一篇:首批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