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31日,今年A股市场首发上市(以发行起始日为准)87起,募集资金1327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61%。A股市场新股首发通过率为89%,高于去年同期和去年四季度的水平。
多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近期经济金融形势更趋复杂,新股发行保持常态化,保持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助于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和投融资积极性。一季度数据显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科技创新的力度增强,在助力当下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同时,也有助于巩固经济长期增长动能。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预期下,专家预计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提速,引领定价效率、定价机制和投资理念展现新变化。
金融资源向硬科技领域聚集
今年以来,IPO保持活跃,主要体现在新股发行继续保持常态化,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升等方面。
一方面,IPO保持常态化发行。数据显示,一季度A股市场新股首发通过率为89%,高于去年同期和去年四季度的水平。“在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下,新股发行保持了常态化,为实体经济提供稳定支持,有助于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和投融资积极性。”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
另一方面,金融资源进一步向硬科技领域聚集。数据显示,按上市日计,一季度17家“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其中,“专精特新”企业、“A股基带芯片第一股”翱捷科技于1月14日登陆科创板。“上市是翱捷科技发展历程的新起点,募集资金项目落地将进一步壮大公司整体实力,强化竞争优势。公司将持续聚焦技术研发,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谈及公司IPO的意义,翱捷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戴保家说。
分板块看,一季度,在A股IPO企业中,信息技术板块公司募集资金规模最高,达582亿元;医疗保健、材料和工业板块公司募集资金规模均在100亿元以上。分交易所看,一季度,上交所有37家企业完成IPO,深交所有43家,北交所有7家。双创企业是上市主力。其中,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企业28家,首发募集资金598.29亿元;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企业39家,首发募集资金602.20亿元。主板方面,9家企业在上交所主板IPO,首发募集资金60.56亿元;4家企业登陆深交所主板,首发募集资金53.55亿元。
监管部门支持疫情防控、护航新股发行的措施不断升级。上交所日前发布关于应对疫情优化自律监管服务、进一步保障市场运行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确保科创板审核业务正常推进。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确保上市委审议会议按照既定程序正常推进等。深交所推出系列举措优化疫情防控期间股票发行承销和上市培育服务,包括取消疫情防控期间上市仪式现场环节,加大对疫情相对严重地区市场培育服务支持,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及拟上市企业做好上市服务工作等。
推动形成投融资新生态
分析人士预期,随着资本市场投资端活跃度的不断提升,投融资平衡新生态加速形成。
专家认为,增量资金正加速入场。首先,公募基金仍将是居民增配权益资产的重要渠道,有望为A股市场提供大量资金。中信证券、中金公司、招商证券等多家机构预计,今年公募基金资金净流入额可能达8500亿元至12000亿元。
其次,外资流入A股仍是长期趋势。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海外投资者对A股的配置比例仍偏低,随着地缘因素扰动逐步弱化,海外投资者会提升A股持仓比例。高盛维持对A股的超配建议。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认为,外资流入A股仍是长期趋势。
此外,回购、增持潮涌现,一批龙头上市公司抛出回购计划,还有一些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增持公告。“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银回购股份、发布增持计划,向市场释放自身业绩稳健、现金流充裕、价值低估等多重信号。此举将稳定投资者预期,也是上市公司对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及公司基本面充满信心的表现。”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
市场化改革将提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证监会党委日前强调,扎实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分析人士认为,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提速,引领定价效率、定价机制和投资理念展现新变化。
首先,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背景下,新股发行上市效率明显提升,上市时间大大缩短,企业发行成本明显降低。中金公司近期统计发现,在试点注册制以来,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新股平均上市审核时间明显缩短。中金公司首席执行官黄朝晖表示,在确保信息披露充分的基础上,企业上市排队时间缩短,发行效率提升。“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将进一步提升IPO标准的包容性和交易制度的流动性,全面提升新股发行的上市效率。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再融资政策的持续完善,将推动直接融资占比大幅提升。”董登新认为。
其次,市场化定价的约束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在“新股稳赚不赔”预期被打破后,“破发”可能成为常态。在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看来,新股炒作在一定程度上已有所退潮,新股“破发”趋于常态化,将进一步缓解一二级市场价格失衡的问题。
此外,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预期下,“炒新、炒小、炒差、炒短”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投资者将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投资理念也将出现新变化。“常态化退市预期增强和上市首日‘破发’现象增多,将倒逼发行人、中介机构理性定价、投资者理性投资。”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说。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一季度IPO保持常态化 服务科技创新力度增强2022-04-02
- 多家知名机构入股 半导体激光芯片龙头今日上市2022-04-01
- 思特威IPO获准注册 安防CIS龙头即将登陆科创板2022-03-31
- 9天71家!疫情叠加财报窗口 IPO项目中止有点多2022-03-30
- 涉小米产业链IPO政策受限?证监会回应:系谣言2022-03-29
- 近半年123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率逾25% 专家:促使新股收益回归理性2022-03-28
- 最新推荐
- 一季度IPO保持常态化 服务科技创新力度增强
- 多家知名机构入股 半导体激光芯片龙头今日上市
- 思特威IPO获准注册 安防CIS龙头即将登陆科创板
- 9天71家!疫情叠加财报窗口 IPO项目中止有点多
- 涉小米产业链IPO政策受限?证监会回应:系谣言
- 近半年123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率逾25% 专家:促使新股收益回归理性
- 86家内贸化学品航运公司抢食万亿元级市场 细分“船王”兴通股份今日登陆沪市主板
- 破发魔咒已去?新股首日表现转暖 今日一签均赚超三千 后续打新关注哪些股?
- 何氏眼科今日上市 辽宁省迎年内第二家A股IPO公司
- 用友汽车研发费率下滑10年无新发明专利 IPO前分红2亿拟募1.6亿买楼被指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