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现企业因破发而延缓发行情况 上交所再对网下询价违规机构开罚单!
来源:证券日报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1-10-30

      由于近期部分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市场对新股发行节奏的关注度明显上升。对于近段时间IPO发行上市家数相对集中的情况,29日获悉,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有一批企业在获得IPO批文后,等待询价政策的优化措施。二是临近三季度末,一批企业赶在三季报更新前完成发行。不过,目前尚未出现企业因破发而延缓发行的情况。

  此外,针对新股发行网下询价违规行为,监管部门持续出手。

  10月29日晚,记者从上交所官网披露的监管措施获悉,上交所日前开展了第四轮科创板网下投资者专项现场检查,本次检查情况对1家机构采取了监管谈话并处书面警示监管措施。主要原因为,该机构在参与科创板新股发行网下询价过程中,存在询价决策流程不规范,相关内部控制存在缺失;内部研究报告流于形式,未能体现在充分研究基础上理性报价等违规行为。

  市场人士分析称,IPO询价市场化改革已初显成效,“抱团压价”情况有显著改善,前期存在问题基本解决,机制优化取得阶段性成效。传导到二级市场,市场博弈加大,出现阶段性破发现象,终于破解了“无脑打新”的长期异象,发行询价逐渐回到了正常轨道。

  除了监管雷霆出手,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的三大知识点也需知晓——

  知识点一:对网下询价违规行为监管“严”字当头不松懈

  针对前期出现的网下投资者“抱团报价”现象,上交所已建立了面向网下投资者的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对新股报价行为进行动态监测,强化报价明细数据定期分析、排查,对网下投资者报价违规行为依法从严监管。

  自去年四季度起,上交所已开展3轮网下投资者现场检查,2轮监管约谈,涉及机构数量近50家,对存在违规或异常行为的主体公开相关监管措施12次,积极发挥交易所一线自律监管的督促规范、警示威慑功效。在7月进行的第3轮现场检查实施后,定价水平明显上升,报价集中度有一定程度下降。

  今年10月12日至15日,上交所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不断加大监管力度,部署开展了第四轮科创板网下投资者专项现场检查,强化报价监管威慑,引导督促网下投资者规范参与新股发行承销活动。

  知识点二:充分定价依据、报价决策程序等将成检查重点

  记者获悉,从本次检查情况看,经过前期多轮现场检查与宣教,网下投资者参与新股询价报价的规范性总体有一定提升,但仍在内部制度流程健全性、决策流程规范性以及文档资料完备性等方面较存在一定问题。

  据悉,未在充分研究基础上理性报价问题在本次受检查对象中依然普遍存在,包括内部研究报告缺少严谨完整的逻辑推导过程,最终报价缺少充分的定价依据支持、主观随意性较强,没有严格履行报价决策程序等。

  记者了解到,上述问题将作为未来检查的关注重点,对于网下投资者存在上述问题的,监管机构将依据相关规则严肃处理。

  知识点三:中证协与沪深交易所联手网下投资者报价行为监督、监测、检查将趋于常态化

  日前,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公告,已与上交所、深交所三方签署《加强注册制下新股网下询价监管协作备忘录》,共同加强对注册制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报价行为监管。

  根据公告,《备忘录》明确了网下投资者报价一致性显著较高的认定标准,由沪深交易所发挥信息数据优势,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科技监管手段,开展网下投资者报价行为监测,协会根据沪深交易所监测结果,及时发布网下投资者关注名单、异常名单等。三方还将共同加强网下投资者监督检查,进一步增强自律检查的针对性、有效性。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自9月18日注册制下发行承销一系列新规实施后,买方内部博弈明显加大,“抱团压价”情况有显著改善,前期存在问题基本解决,机制优化取得阶段性成效。与此同时,监管层在完善基础制度建设的同时,正联手“加码”自律监管,未来网下投资者报价行为的监督、监测、检查将趋于常态化,对于一些触碰规则底线、挑战监管的行为预期将不断加大惩处力度,以保证制度效用可以运行在正确的航道上。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最新推荐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