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IPO第二套标准实践案例来了 创业板上市标准包容性增强
来源:证券日报 智慧观察采编中心 综合整理 2021-07-09

摘要:创业板首家选择第二套上市标准的公司距离挂牌又近一步。继6月初获得证监会注册批文后,7月8日,迈普医学启动创业板IPO询价。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迈普医学的顺利注册和有序推进发行,体现出注册制下创业板上市标准的包容性。”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相关规定,发行人申请股票首次发行上市的,共有三套上市标准可选择。其中,第二套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第一套和第三套上市标准分别为“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此外,针对红筹企业和特殊表决权公司的上市标准有两套,分别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0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

  “创业板‘3+2’五套上市标准的设定,主要是为了适应不同成长阶段和不同类型创新创业企业的上市需求,扩大市场覆盖面和包容性。”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五套上市标准充分考虑到成长型企业在发展阶段难以实现大规模盈利的情况,尤其是第二套、第三套上市标准放宽盈利要求,对企业规模和市值设定一定要求,可以满足企业上市的多样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科创板公司已“集齐”科创板设定的“5+2”七套上市标准。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收盘,科创板共有305家上市公司。其中,265家公司选择第一套标准上市,6家公司选择第二套标准上市,2家公司选择第三套标准上市,20家公司选择第四套标准上市,8家公司选择第五套标准上市。另外,3家公司选择红筹企业标准上市,1家公司选择特殊表决权标准上市。

  而截至目前,注册制下创业板上市公司共155家,均按第一套标准上市。

  “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定位,持续为科技创新企业赋能,通过引入‘市值’指标,与收入、净利润、现金流、研发投入等财务指标进行组合,设置‘5+2’七套差异化上市标准,满足各类科技企业上市需求。创业板注册制借鉴科创板成功经验,引入‘市值’指标,与收入、净利润指标组合形成‘3+2’五套差异化上市标准,用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董忠云认为,科创板与创业板多样化和包容性的上市条件,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差异化的融资需求,为科技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企业发展提供助力。

  不过,随着首家以第二套标准申请上市的创业板公司开始询价,将为后续类似情况企业提供借鉴与参考。

  董忠云认为,从目前情况看,“小众”选择的上市标准,其包容价值和样本鼓舞意义更为突出,科创板公司已“集齐”七套上市标准,市场对创业板公司选择第三套标准上市、红筹企业及特殊表决权公司的上市也十分期待。

  董忠云表示,科创板和创业板均引入组合标准,不再对盈利有硬性要求,鼓励创新能力强、研发投入大、尚未盈利的科技创新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标准登陆资本市场。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