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流产近一年后,蚂蚁集团所投资的一家拟IPO独角兽即将叩响科创板上市委之门。
据上交所安排,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奥比中光)的科创板IPO将于12月7日上会审核。
资料显示,奥比中光成立于2013年,到2015年开始量产消费级3D传感摄像头,随着刷脸支付的流行,奥比中光获得阿里注意。2018年5月,彼时的蚂蚁金服领投了奥比中光超过2亿美金的D轮融资,当前,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云鑫)持有奥比中光13.56%股份,为第二大股东并跻身董事会席位。
与第二大股东的股权关系之外,还体现在诸多业务关联上。据奥比中光招股书披露,2020年蚂蚁集团及其关联方占当期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0.03%,2019年时这一比例一度高达51.88%。
而从财务表现来看,奥比中光在2018年以来长期陷于亏损境地且呈现扩大趋势,去年疫情影响线下零售更是导致当年度收入同比下滑超6成。同时,作为一家高速成长的创业型科技公司,冲刺上市的奥比中光数次与该公司原员工卷入员工持股平台的财产转让纠纷,也引发关注。
3年合计亏损13亿,研发支出超收入
奥比中光是一家聚焦于视觉感知领域的3D传感器研产销一体化企业,其产品包括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和工业级应用设备等,并主要应用于生物识别等领域,作为一家视觉感知领域独角兽,其3D结构光技术受到资本市场关注;招股书显示,其于2015年完成了3D传感器的量产销售,这也是国内首家,全球继苹果、微软、英特尔第四家量产3D传感器的公司。
但受到近年来疫情冲击,奥比中光报告期内的业绩却出现大幅下滑,报告期内长期陷于亏损境地,且亏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招股书显示, 2018年-2021年上半年,奥比中光期间获得的营收分别为2.10亿元、5.97亿元、2.59亿元及1.62亿元;同期对应归母净利润为-1.01亿元、-5.16亿元、-6.15亿元和-1.15亿元。
2020年疫情影响线下零售,导致营收更是同比下滑超6成,奥比中光解释称:“主要系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司终端应用于线下支付的 3D 视觉传感器需求暂时性下降”。不过同期,该净利润也连续亏损且呈现扩大趋势。
对于亏损原因,奥比中光称上市时存在未弥补亏损,主要系公司自创业以来持续保持较高研发投入强度,并对骨干员工进行股权激励,确认大额股份支付费用所致。
首先看研发上,从2018年至2020年,奥比中光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15亿元、3.7亿元和2.86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4.98%、62.06%和110.68%。
“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虽然公司营业收入暂时下降,但仍然坚持既定的技术发展战略,保持发展耐心,维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规模基本相当。”奥比中光表示。
招股书称,自2015年底量产以来,公司已先后服务全球超过1000家客户及众多的开发者,包括OPPO、蚂蚁集团、捷普、牧原股份、中国移动、Matterport、贝壳如视、江博士等行业龙头。
其中,公司为OPPO旗舰机Find X定制开发前置结构光3D传感器,使其成为继苹果iPhone X后,全球第二款量产超百万台搭载3D视觉传感器的智能手机;为蚂蚁集团定制开发超百万台应用于线下支付的3D视觉传感器;为Matterport、贝壳如视等定制开发实现房屋3D扫描功能的3D视觉传感器;为全球三大汽车弯管生产企业之一日本三樱提供三维光学弯管检测系统等。
尽管长期亏损,这家公司却屡屡被资本追捧。随着刷脸支付的流行,快速崛起的奥比中光获得阿里注意。2018年5月,奥比中光宣布完成超过2亿美元的D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彼时的蚂蚁金服领投。当前,蚂蚁集团旗下的上海云鑫通过多轮增资成为持有奥比中光13.56%股份的第二大股东,并跻身董事会席位。
“背靠阿里”,朋友圈影响有多大?
无论是股权结构,还是主营业务构成,招股书披露的蛛丝马迹,都显示了这家公司和阿里关联企业的诸多联系。
奥比中光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1年上半年,公司对蚂蚁集团的销售收入分别为826万元、8496万元、942万元和2642万元,占比分别为3.94%、14.23%、3.64%和16.36%;对阿里集团的销售收入分别为0.37万元、4042万元、4795万元和535万元,占比分别为0.00%、6.77%、18.52%和3.31%。
同期,该公司对其他线下支付细分场景主要客户商米科技、禾苗通信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161万元、2.12亿元、1438万元和898 万元,占比分别为5.54%、35.45%、5.55%和5.56%。公司3D视觉感知产品最终应用于支付宝刷脸支付应用生态的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24.05%、77.13%、51.70%和37.46%。
而在奥比中光披露的关联交易中,阿里集团、蚂蚁集团以及上海云鑫持股近30%的商米科技均是其前五大客户。2020年,前五大客户阿里集团和蚂蚁集团一共为奥比中光带来0.57亿元的收入,占其同期营收比重为22%。
这些与阿里巴巴、蚂蚁的直接合作之外,奥比中光的合作方还有不少阿里巴巴的合作伙伴。
2020年为奥比中光贡献了0.12亿元营收的天波信息,其第一大客户便是阿里巴巴及其关联方,后者在2020年为其贡献了1.21亿元的营收,占天波信息当期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8.19%。
2018年为奥比中光贡献了0.15亿元营收的友宝在线,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8月21日,友宝在线获得16亿人民币战略融资,投资方之一便有蚂蚁。
2018年5月奥比中光还与上海云鑫共同投资设立蚂里奥公司,其主营业务是支付识别业务相关产品的研发与销售,其中奥比中光的持股比例为51%。2020年11月奥比中光又以0.98亿元的价格回购上海云鑫手中持有的49%股权。这一合作也引起监管层关注,奥力中光对3D视觉传感器和刷脸支付设备的技术研发情况进行了披露,并否认蚂里奥技术的研发、销售和经营与蚂蚁集团及其关联方存在依赖。
由于阿里系及蚂蚁集团对外投资繁杂,股权关系盘根错节且关联公司众多,证监会此前在对奥比中光问询中要求其披露“最终客户为蚂蚁集团及其关联方的销售收入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情况”,同时进一步分析论证公司是否具备独立面向市场获取业务的能力和相关业务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奥比中光回复称,若以蚂蚁集团及其关联方为计算口径,其2018年至2020年来自这一口径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18.72%、51.88%、30.03%,在回复中,被纳入蚂蚁集团及其关联方的企业共有支付宝、阿里巴巴等18家主体。
创始人“突击”特设表决权,员工持股平台纠纷不断
据招股书显示,奥比中光的一共经历了8次外部融资,创始人黄源浩直接持股的股权比例从 62.33%稀释到 32.92%,目前加上其通过持股平台控制奥比中光的9.45%股份,黄源浩合计持有39.7%的股份。
在多次外部融资中,黄源浩的股权被不断稀释,在冲刺上市之前的2021 年1月30日,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设置特别表决权,通过设置特别表决权,黄源浩控制了63.67%的表决权。
这一“突击”设置表决权的事件也一度引发监管层问询,“请发行人说明,融资过程中未考虑设置特别表决权的原因。”
奥比中光表示,2020 年 8 月进行最后一轮融资时,其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已相对较低,不利于公司长远稳定持续发展。但是考虑到当时设置特别表决权的情况下成功在科创板发行股票并上市案例较少,从审慎角度考虑,发行人在最后一轮融资时未设置特别表决权。
不过,冲刺上市的奥比中光已数次卷入员工持股平台的财产转让纠纷。
近期,该公司两家员工持股平台“珠海奥比中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珠海奥比中瑞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涉及五名奥比中光前员工,指控自己所持有的股权投资份额,在他们不知情时被人“离奇”转让。他们并未收到任何书面通知,且也未曾收到相关股权转让款项,甚至连签名都是被人代签、拼凑的。五人均已向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被受理。
奥比中光在2021年11月10日的《补充法律意见书(三)》中,对上述事项进行了披露。不过,该公司认为,因涉诉财产所涉金额小、涉诉股权占比少,“诉讼事项对本次发行上市不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网易清流工作室调查显示,截至目前,法院已经冻结涉案平台股权。而在其发布的最新版的上会稿中,奥比中光提到该起诉讼时,则称其中两人案件法院按撤诉结案处理,目前已结案。但涉案人却明确表示未曾撤诉,相关冻结仍在走流程。
这类纠纷并非首次。2020年,该公司的另一持股平台奥比中鑫,也因该公司原员工的企业份额转让纠纷与合伙人对簿公堂。目前,奥比中光实控人黄源浩所持该平台的合伙企业份额已被冻结,涉及金额达375万元。招股书显示,奥比中光共有多达10个员工持股平台,且实控人均为黄源浩。自2018年起,奥比中光持股平台也出现过多次增资,定价依据也均为当时的公允价值,而员工离职时则要其按照出资额转回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黄源浩1980年出生于广东潮州,是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国际知名光学测量专家,北大毕业后黄源浩先后到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截至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研发人员数量669名,占比65.4%。其中博士68名(含17名博士后),国家级人才计划1名、广东省珠江人才7名、各类深圳市高层次人才17名。
2013年,黄源浩从研究所出来创业,在深圳成立奥比中光研究3D传感技术。2015年,奥比中光成功研发出我国首颗3D感知芯片,开始量产消费级3D传感摄像头;当前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现任董事长、总经理,也是奥比中光的核心技术人员之一。
创业八年之后,公司冲刺A股上市临门一脚。
郑重声明:智慧观察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刷脸支付”独角兽冲刺上会!背靠阿里系 朋友圈影响有多大?2021-12-05
- 今年迄今全球IPO规模创历史纪录 大型IPO为何近半破发?2021-12-04
- 亚虹医药科创板IPO高效注册 即将步入发行定价阶段2021-12-03
- 保健品公司百合股份IPO暂缓背后:4大问题不容忽视2021-12-03
- 井松智能过会:今年IPO过关第384家华安证券过3单2021-12-03
- 证券日报头版聚焦:新股20%的破发率真会成为常态吗?2021-12-02